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浙江省 > 嘉興市 > 南湖區(qū)旅游

嘉興御碑亭

[移動(dòng)版] [查看地圖]
嘉興御碑亭
嘉興御碑亭為文化旅游景點(diǎn)。

這個(gè)亭子因御碑而得名。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每次都會(huì)到嘉興,為什么小小的嘉興府對(duì)一朝國君有這么大的吸引力呢?

因?yàn)樗麑?duì)嘉興的南胡也懷有一份特殊的感情,曾八次游覽南湖,每次來都會(huì)賦詩留念,以記其游。湖心島上共有兩處御碑亭,分別是東御碑和西御碑。乾隆御碑高188厘米,寬80厘米,厚25厘米。

從碑上的詩可以看出:“不蓬萊島即方壺,弱柳新夷清且都。煙態(tài)依稀如雨態(tài),南湖消息遞西湖。自宜春夏秋冬景,何必漁僬耕牧圖。應(yīng)放晴光補(bǔ)疇昔,奇遐畢獻(xiàn)興真殊。”

這首詩是乾隆第二次南巡(1757年)游南湖時(shí),留下的詩句。他把煙雨樓比作蓬萊仙島,把南湖比作杭州西湖,覺得天然美景足以暢懷,根本不需要什么“漁礁耕牧圖”了。

乾隆前兩次來南湖都是陰雨天,湖上煙霧迷茫,未能眺望遠(yuǎn)景,引以為憾。因此他在詩中還表露了盼望于晴天游覽南湖的心情。

果然,他第三次來南湖時(shí),天氣放晴,碑背面的詩:“未年丑歲兩經(jīng)行,煙雨都逢副盛名。欲訝今番出新樣,自過江后總開晴。柳絲地折腰舞,梅朵烘春笑口迎。更上高樓聊極目,水春近遠(yuǎn)望分明!边@次重游恰逢天氣晴好,于是乾隆詩興大發(fā),揮毫寫下了這首詩。乾隆駐蹕南湖期間,先后賦詩15首。

乾隆對(duì)南湖煙雨樓的特殊感情還反應(yīng)在他第五次南巡時(shí),帶去了煙雨樓閣,在承德避暑山莊青蓮島上豪銀三萬五千余兩仿造了一座煙雨樓,取名“煙波致爽”。

乾隆六次南巡時(shí)間:第一次,乾隆十六年(1751年);第二次,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第三次,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第四次,乾隆三十年(1765年);第五次,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第六次,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


>>清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