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湖北省 > 黃石市 > 陽新縣旅游

玉堍古村

[移動版] [查看地圖]
玉堍古村

陽新縣玉堍村,位于縣城西北十公里處風景秀麗的黃姑山腳下,自然環(huán)境優(yōu)美,村前有小溪長流,村后有群山環(huán)繞。翠竹搖曳,泉水叮咚,民風純樸,家樂人和。

玉堍村建村歷史悠久,歷史文化積淀深厚。據(jù)陽新縣志和玉堍村李氏族譜記載,該村自宋元時期,便有先人居住。至明清兩代,該村更是人丁興旺,香火鼎盛。玉堍村后的黃姑山上,清代所建的西山寺,暮鼓晨鐘,經(jīng)聲朗朗;百佛山上,明代所建的百佛廟,百尊鐵佛、栩栩如生;崖頭堡上,寶下古洞,洞中套洞,蝙蝠成群,涼風習習,幽深難測,至今,沒有一人能夠走到洞底;更有那沈家?guī)X上的古樟,高約十余米,樹冠如蓋,圍寬5米,需3人合抱,至今已有400余年的歷史。玉堍村前,本有明代古橋一座,可惜山洪沖擊,至今只有橋墩兩座殘存;村中有明代青石雙井,井水依然清澈,百年從不干涸,至今還供村民飲用;村中近百米長的兩條明代青石板小巷,仍然迎來送往過路的客人;村中的明代民居,四方墻斗一樣高大,一字形門墻,只有屋尖、杉木衍條裹在方墻體內,簡單實用,村民蘆章黃至今還居住在這幢老屋里;村中最為醒目的,是村民李相軍等6戶人家仍然居住在清代民居建筑群。這批清代民居,有著徽式馬頭山墻和一字形門樓,有著鄂東南民居建筑風格的內大外小的刀條形窗口、門里縮大門、黑白分明的屋檐畫、“四水歸堂”的天窗天井以及擁有防盜賊功能的厚重杉木大門與方便看家狗出入的石雕狗洞。

玉堍村的主要歷史人文景觀,是出生在該村的晚清名臣、正二品封典、新疆按察使李衡石,以及李衡石故居、李氏宗祠和李衡石之墓。據(jù)湖北省志、陽新縣志記載,李衡石是在一定歷史時期內對推動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起過重要作用的歷史名人,他不動干戈收復伊犁的重大歷史事件曾被傳誦中華(詳見7月20日《挹江亭》副刊《李衡石利齒收伊犁》一文)。

李衡石故居,于清代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興建。李氏故居是由正堂、中堂、廂房等主體建筑組成,并建有供管家、廚師、傭人起用的次間,總計占地面積1391平方米。故居大門有清代“光祿大夫”石刻門匾,字體蒼勁有力;室內有天井四個,謂之“四水歸堂”;門窗則描龍繪鳳,點金刷紅,富麗大方。

李氏宗祠,于清代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興建。李氏宗祠是由戲臺、正堂、過堂、祖堂等一進四重的主體建筑組成的,總計占地面積1673平方米。李氏故居和李氏宗祠這兩處古建筑,同時順應了“前有水、后有靠、左右有抱”的坐北朝南的中國風水理論,現(xiàn)均為湖北省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李衡石之墓,現(xiàn)為無碑之墓,僅有幾塊青石壘在墳頭,原因是當時李衡石位高顯赫,名動中華。故李氏后人將李衡石與李氏先祖三位太公之墓并排埋葬在一起,以示尊重。由于當時李氏這三位太公沒有立碑,為避免破壞祖制,所以李衡石之墓也未立碑。如今在后人看來,無碑之墓,恰是李衡石一生為人“清清白白來世,不帶一根草去”的高尚品格寫照。

此外,玉堍村還保留著大量的中國人類口頭文化遺產(chǎn)和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當?shù)赜小俺孕鹿?jié)”、“送水節(jié)”、“千日關”和“正月十五摸青菜”等民間習俗!独詈馐y老先生》、《濟公修建百佛廟》、《秦始皇一鞭抽出十八折》等民間故事至今為村民津津樂道;而《十看穿》、《一個大姐十個郎》、《日出西山一點鳥》等民間歌謠時不時在村前山后響起。

玉堍村:玉堍村位于浮屠鎮(zhèn)東部,黃姑山腳下,村前山泉成溪,村后群山環(huán)繞,是一個自然風光優(yōu)美,。歷史文化濃厚的老村落。這里誕生了晚清時期收復新疆伊犁大臣李蘅石。保存完好的“李蘅石故居”和“李氏宗祠”古式建筑,是省級生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鄂溫克東南古建筑的杰出代表。玉堍村是一個以綠色農(nóng)業(yè)和特色農(nóng)業(yè)為主的農(nóng)業(yè)村,現(xiàn)有耕地面積1119畝,精養(yǎng)魚池220畝,山場面積4000余畝…… 玉堍村詳細信息++


>>泥人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