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江縱隊紀念館的位置位于沖虛古觀的東側,紀念館于2003年12月1日東江縱隊成立60年之際建成開館,向世人展示了這只英雄隊伍可歌可泣的動人歷史。東江縱隊全稱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我們黨在廣東省東江地區(qū)創(chuàng)建和領導的一支人民抗日軍隊,是開辟華南敵后戰(zhàn)場,堅持華南抗戰(zhàn)的主力部隊之一。東江縱隊遠離黨中央,遠離八路軍、新四軍主力,在華南敵后艱苦復雜的環(huán)境中,堅持獨立自主的游擊戰(zhàn)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逐步發(fā)展成為一支抗日勁旅。東江縱隊的司令部曾設在沖虛觀內(nèi)。紀念館廣場的右側,豎有一組人物雕像,主題是“東江縱隊將士,前仆后繼,永遠向前”。紀念館共設四個展示廳,五大展示部分,以大量的文獻資料、真實的歷史照片,以及珍貴的革命文物向我們展示了東江縱隊抗日救國的宏偉歷程,同時也側面反映了日軍的野蠻性和瘋狂性,揭露了日軍在中國土地上犯下的滔天罪行。
東江縱隊司令部舊址(羅浮山?jīng)_虛觀)
1945春,中共廣東省臨時工作委員會根據(jù)中央的指示,決定將東江縱隊司令部遷往羅浮山,以建立五嶺根據(jù)地。5月底,東江縱隊司令部、政治部及軍政干校全部遷到羅浮山。司令部設在沖虛觀,政治部設在白鶴觀,軍政干校軍訓隊設在瀾石一帶,青訓班設在長寧石下屯,《前進報》社初設徐福田三星書室,后遷羅浮山朝元洞。東江縱隊司令員曾生、政委尹林平曾住在觀內(nèi)右邊的兩間平房,副司令員王作堯住在觀左的樓閣上。司令部電臺置于觀右的平房內(nèi),樓閣作辦公和住人之用。司令部機關則設在天井左側廂房。1945年7月6日至22日,省臨委在沖虛觀召開擴大會議。出席會議的有東江前線特委、后江特委、北江特委、西江特委、珠江特委、潮汕特委以及部隊和各支隊代表、兩個行政委員會的代表等。會議以中共"七大"精神為指導,進一步明確了新形勢下的斗爭任務。是年8月15日,遵照黨中央的指示和羅浮山會議關于"迅速北上,創(chuàng)立戰(zhàn)略根據(jù)地"的決定,由林鏘云、王作堯、楊康華率領第五支隊、軍政干校、魯迅藝宣隊、政工隊、敵工隊以及一個警衛(wèi)連、珠江縱隊一個加強連共1100余人北上,準備與王震率領的南下支隊會師,開辟五嶺根據(jù)地。隨后,東江縱隊領導機關也逐步遷離羅浮山。1979年,東江縱隊司令部舊址被列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羅浮山管委會:羅浮山,自秦漢以來,號稱“仙山”,自古擁有“中國十大道教名山之一”、“嶺南第一山”、“百越群山之祖”之美譽,被道教尊稱為“第七大洞天,第三十四福地”。漢代大文學家司馬遷視羅浮山為僅次于五岳之后的名山,將其稱為“粵岳”。 羅浮山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總面積為214.82平方公里,山峰432座,其中1000米以上山峰80多座,主峰飛云頂! 羅浮山管委會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