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前地下街位于臺北市中正區(qū),是臺北市境內眾多地下商店街中比較著名的一個。它以年輕、流行、國際化為主,本著邁向全球性的素質和永久性經(jīng)營的信念,逐漸發(fā)展成為臺北新一代的購物商圈,并帶給顧客一種不一樣的消費享受。站前地下街全長343米,坐落在忠孝西路下方,西起重慶南路口,東至南陽街口,在Z1出入口附近與臺北新世界購物中心連通、東側則與臺北捷運之臺北車站連通。地下街上備有輕松的環(huán)境和音樂,讓游客一路不乏味……[詳細] |
臺灣科學教育館簡稱科教館,位于臺北市士林區(qū),是一個以教育、展示、研究、實驗為目的科學博物館。它最早是成立于1957年的“臺灣科學館”,1960年增設了中小學科學展覽,最終于1962年更名為“臺灣科學教育館”。臺灣科學教育館為一座地下1層地上九層的建筑。地下一層包括計算機益智教室、水世界、大地傳說、虛擬地球村、3D動感電影院、4D虛擬實境劇場;一樓包括服務臺、禮品區(qū)、科幻巨石陣、滾球機器、紡紗之風等……[詳細] |
雙溪公園位于臺北市士林區(qū)的雙溪口,因為兩溪在此匯聚而成,所以取名雙溪公園。它由著名景觀設計師胡國禮先生設計監(jiān)造,園內呈三角形的地形平坦開闊,仿照中國江南庭園格局的布置,形成了它古色古香的優(yōu)美景致。雙溪公園內綠樹成蔭,花團錦簇;古典的回廊、亭臺樓閣、九曲橋等人文景致在垂柳的飄搖中若隱若現(xiàn),仿佛一幅秀麗的風景畫,成了很多年輕人首選的婚紗照片拍攝場地以及古裝劇的熱門取景地。公園內的假山是游客常常駐足的地……[詳細] |
芝山文化生態(tài)綠園簡稱芝山綠園,位于臺北市士林區(qū)芝山巖附近。它是臺灣第一座以文化生態(tài)為主題的公園,園內不僅包含臺灣重要的芝山文化遺跡,也有豐富多彩的動植物資源,具有地理、歷史、人文、景觀、生態(tài)等多方面的獨特性與保存價值。芝山文化生態(tài)綠園中的芝山巖遺址是臺灣首處被發(fā)現(xiàn)的史前時代遺址,也是全臺唯一一處發(fā)現(xiàn)七個文化層的遺跡處,已被中華民國內政部指定為二級古跡。此外,芝山文化生態(tài)綠園中擁有包括紅嘴黑鵯、樹鵲……[詳細] |
信義公民會館位于臺北市信義區(qū)松勤街,分為A、B、C、D 4棟,原為臺北市第一個眷村-四四南村的舊址,但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以及信義計劃區(qū)的土地開發(fā)和眷村改建的政策,居民漸漸搬出這里。民國90年3月相關部門將四四南村列為歷史建筑物,并將其中的四棟建筑予以保存,規(guī)劃成為信義公民會館暨文化公園,不但紀念了昔日眷村的歷史人文,也讓現(xiàn)代的民眾有機會體驗眷村往日的純樸風情。信義公民會館占地面積約4150 坪,包含特……[詳細] |
臺北之家的前身是美國駐臺北領事館,位于臺灣臺北市中山區(qū),中山北路二段與南京西路交會口以北不遠處,為1925年開工、1926年啟用的兩層洋樓建筑。它整體采用美國南方維多利亞式的建筑風格,總占地面積375坪,本為日治時代的“美國駐臺北領事館”。二戰(zhàn)后,臺灣進入中華民國時代,該建物也陸續(xù)作為美國駐臺北領事館、美國駐中華民國臺北總領事館、美國海軍武官處與在臺美國大使的大使官邸。臺北之家為白色的洋式建筑,東……[詳細] |
大佳河濱公園位于臺北市中山區(qū)、大直橋西側至中山橋東側間的基隆河岸,是20世紀90年代基隆河截彎取直整治工程告一段落后,臺北市政府將大佳段的基隆河岸重新開辟而成的公園。公園總體占地面積約42萬平方米,與大直橋以東的迎風河濱公園相貫串,除了提供臺北地區(qū)居民廣大的親水空間外,也兼具美化行水區(qū)的功能。大佳河濱公園內有主噴泉池直徑長達125米的大型噴泉水景一座,并配有80組彩色水中照明燈,在整點時噴泉固定噴……[詳細] |
劍潭古寺位于臺北市中山區(qū)北安路,為主祀觀音的佛教廟宇。該廟宇始建于臺灣鄭氏王朝,原本位于劍潭山附近,但因為日治時期興建臺灣神社及敕使街道等原因,于1937年遷移整建至現(xiàn)址。另外,該廟宇的組織型態(tài)為管理人制,祭典日期則是每年農歷之二月十九。劍潭古寺是臺北最古老的寺廟之一,寺廟本身曾經(jīng)有過多次整修,因此在廟身某些部份可以瞧見新修的痕跡和斑駁的石雕成對比。寺旁有一埤林園,園內保留著劍潭古寺舊有的廟柱及石……[詳細] |
臺北小巨蛋體育館的前身是建于1958年的臺北市立棒球場,曾是很多球類賽事的重要舉辦場所,但因建筑設計不太理想以及年久失修等原因而改建為小巨蛋體育館。它坐落在臺北南京東路和敦化北路的交接口處,是臺北市另一個全新的運動、文化、娛樂和藝術聚集的地方。小巨蛋體育館可分為主館和副館兩個部分,其中主館B2為停車場、B1為多功能體育館,1樓設有商店街方便民眾購物、2樓為低層座位區(qū),3樓東西兩側分別有12間包廂、……[詳細] |
林森公園舊稱14號公園,位于臺北市中山區(qū)南京東路及林森北路的交叉口、林森北路西側,鄰近其旁邊的即為康樂公園(原15號公園)。該公園舊時曾為日據(jù)時代的三橋町公墓地及戰(zhàn)后來臺難民居住的臨時避難住所,1997年底遷移這里的居民與原建物后對其進行簡易綠化,最終于2003年10月正式完成公園建設,又名中山14號公園。林森公園內配有地下停車場,停車甚為方便,而且園內舒適宜人,綠野扶疏,平日即為附近居民休閑運動……[詳細] |
樹火紀念紙博物館簡稱樹火紙博,位于臺北市中山區(qū)長安東路二段,占地160坪,由財團法人樹火紀念紙文化基金會管理。博物館在1995年10月成立并對外開放,目的是紀念在1990年廣州白云機場劫機相撞事件中遇難的長春棉紙企業(yè)創(chuàng)始人陳樹火及其夫人陳鳳嬌,并進一步推廣紙文化。樹火紀念紙博物館是臺灣首家和唯一一家紙博物館,主要是以活潑生動的展示設計和能夠引導觀眾參與其中的教育活動為主,讓更多的民眾深入了解、發(fā)揚……[詳細] |
臺北當代藝術館的建筑曾經(jīng)是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所興建的“建成小學”校舍。1945年后,臺灣進入中華民國時代,校舍成了臺北市政府的辦公場所;民國83年臺北市政府遷入新館舍,該建筑改由臺北市立美術館進行整修及規(guī)劃,規(guī)劃正面為臺北第二美術館(即現(xiàn)在的臺北當代藝術館),兩翼為建成國中校舍,創(chuàng)造了古跡與學校共生的形態(tài)。臺北當代藝術館于民國90年5月27日璀璨開幕,成為臺北第一個以當代藝術為定位的美術館,也是臺……[詳細] |
陽明書屋又名“中興賓館”,是位于臺北陽明山國家公園中的一處著名景點和歷史遺跡,因蔣中正個人欽佩明朝大儒王陽明,而將其命名為陽明書屋。它是蔣中正的私人行館,也是蔣中正和宋美齡的生活起居地之一。蔣中正曾在此處接待不少外賓和臺灣政經(jīng)要人,也曾常在此避暑,因而這里號稱是“蔣介石最后的一個行館”。陽明書屋總占地面積約有1200坪,為兩層樓的中國庭園式建筑,一、二樓及后院均有許多長廊的設計。它坐落在陽明山上,……[詳細] |
七星山位于陽明山國家公園內,主峰海拔1120公尺,屬于大屯火山群中的最高峰,其頂端原為火山噴口,后因長久侵蝕成七個小山頭,因此而得名。七星公園是坐落于七星山山腰上的公園,園內擁有質樸典雅的涼亭及寬闊舒適的大草坪供登山步行的游客們休憩,每逢休閑假日,便可瞧見三五成群的游客們悠然的在此歇息。游客在七星公園內不僅可以眺望大臺北繁華的市景,更可以遠眺鄰近的群峰之美,俯瞰淡水河與基隆河匯流奔海的景觀,藍天綠……[詳細] |
竹子湖是臺灣北部大屯山與七星山之間的一個山谷,位于陽明山國家公園轄區(qū)內,當?shù)睾0渭s670米,氣候涼爽多雨。由于土壤肥沃,又擁有豐沛潔凈的山泉水源,這里成了陽明山區(qū)內少有的休閑農業(yè)區(qū)。據(jù)說竹子湖早年是火山爆發(fā)后所形成的天然堰塞湖,如今湖水已經(jīng)退去,過去這里曾栽植大片箭竹及孟宗竹,風起時竹子隨風起舞有如湖面波浪,因而得名。竹子湖地區(qū)自民國58年起從日本引進白色海芋,漸漸地成為臺灣主要的海芋栽培區(qū),其栽……[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