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湖北省 > 恩施州 > 巴東縣旅游

巴東縣景點介紹

  巴東紅旗渠(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東縣清太坪鎮(zhèn)橋河村)。巴東絕壁天河位于巴東縣清太坪鎮(zhèn)至宜昌市長陽縣之間,地處海拔千米的懸崖峭壁之上。這條猶如掛在絕壁上的“天河”,被人們稱為鄂西深山中的“紅旗渠”。該渠于1967年開始修建,自水流坪,途經水布埡、清太坪的10多個村莊,止于長陽縣的龍王沖,全長約28公里,耗時11年于1978年建成。1966年,當?shù)卣M織勘測后,決定在崇山峻嶺中開鑿一條人工灌渠。渠……[詳細]
  來自國際大壩委員會、巴西大壩委員會與中國大壩委員會的代表,對水布埡大壩進行了全面的技術論證及鑒定,認為“水布埡大壩為建設世界更高面板堆石壩提供了有益經驗”。壩高233米的水布埡大壩,比此前建成的世界最高面板堆石壩——墨西哥阿瓜米爾帕壩高出46米,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座壩高超過200米的大壩。它不僅突破了世界壩工界關于面板堆石壩壩高不得超過200米的理論0,而且實現(xiàn)了喀斯特地區(qū)建成面板堆石壩的技術突破……[詳細]
  湖北巴東金絲猴省級自然保護區(qū)主體位于巴東小神農架范圍內,于2010年經省人民政府批準建立,是巴東唯一尚未開發(fā)的處女地,其主要保護對象川金絲猴是目前調查清楚的距離長江主航道最近的川金絲猴種群。一、歷史沿革湖北巴東金絲猴省級自然保護區(qū)的前身是巴東縣沿渡河金絲猴自然保護小區(qū),于2002年經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立,保護區(qū)面積3000hm2,為動物棲息繁殖類型自然保護區(qū),保護主要對象為金絲猴。2010年,省人民……[詳細]
  中國的達沃斯,峽野明珠-野三關。野三關地處巴東,是鄂西的門戶,山高路險景點位置巴東縣野三關鎮(zhèn)……[詳細]
  巴東縣城宛若小重慶,一橋飛架南北蔚為壯觀,橋南屬神農溪(光0纖夫)長江匯入口,官渡口屬巫峽西陵峽交界地,一腳踩兩峽。橋北沿河有濱江公園,本地人晨練約會之地,看碼頭,輪船,江景都不錯。景點位置湖北省恩施巴東縣……[詳細]
  恩施清江蝴蝶崖風景旅游區(qū),地處長江三峽和張家界兩大國際知名景區(qū)之間。東起巴東縣水布埡,西至恩施市汾水河,全長87公里,是清江最美、最深、最具原生態(tài)特色的河段。景區(qū)內奇山秀水典藏,峽谷風光如畫,更有兩岸的吊腳樓群和土家田園掩映在青山碧水之間。安坐于一葉扁舟,迷人的風景與醉人的風情不斷順水綿延,使人目不轉睛,唯恐遺漏。清江蝴蝶崖風景旅游區(qū)的主要景點有:紅花淌石林、大巖洞瀑布、千瀑峽、彩虹橋、五花暮靄、……[詳細]
  金果坪紅三軍舊址位于巴東縣金果坪鄉(xiāng)江家村,由紅三軍政治部保衛(wèi)局舊址、賀龍舊居及紅三軍軍部舊址組成。紅三軍政治部保衛(wèi)局舊址原為四合院式天井屋,現(xiàn)僅存一偏房,長7.5米、寬5.5米,建筑面積51.25平方米,面闊一間,進深一間,為木穿架結構板壁屋,上蓋青灰布瓦。墻壁上保留有紅三軍政治部為發(fā)動群眾而書寫的標語“紅軍消滅豪紳地主為土地歸農民而戰(zhàn)紅三軍政治部”。賀龍舊居及紅三軍軍部舊址始建于清末民初,平面為……[詳細]
  天子巖手印畫位于巴東縣官渡口鎮(zhèn)小溪河村,時代為新石器時代至漢代。由400枚大小不一的橫列的紅色手掌印和數(shù)道紅色豎畫線條構成。手掌印和現(xiàn)代人手掌大小相近,應為古人用手直接涂紅色礦物質顏料再按印在巖壁上形成;紅色豎畫線條是三道線為一組,似乎是用三個手指沾染涂料再順巖壁自上而下涂畫而成。這種類型的巖畫,在巴東縣乃至我省,尚屬首次發(fā)現(xiàn),具有重要的價值。保護范圍:巖畫所在崖壁長100米、高10米范圍內的山巖……[詳細]
  段德昌殉難處及墓位于巴東縣金果坪鎮(zhèn)江家村一組。段德昌(1904-933),湖南南縣人,湘鄂西革命武裝和根據(jù)地的創(chuàng)建人之一。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六軍軍長,中共湘鄂西省委委員、湘鄂西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等職。1933年6月因錯誤肅反被害于此。1958年在其殉難處建墓。段德昌烈士殉難處及墓是研究湘鄂西蘇區(qū)發(fā)展史的重要實物。(第五批)……[詳細]
  獅子包古建筑群位于巴東新縣城云沱小區(qū),清代。系三峽工程文物建筑搬遷保護、集中復建文物點,包括萬明星老屋、李光明老屋、顧家老屋、王宗科老屋、毛文甫老屋等5處民居,地藏殿、王爺廟2處寺廟,濟川橋及碑刻、寅賓橋2處古石橋,“鎮(zhèn)江閣碑記”碑刻、造船碑志2處碑刻及龍船河水磨坊,共12處。(第四批)……[詳細]
  秋風亭位于巴東縣信陵鎮(zhèn)中街。始建于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明正德年間遷現(xiàn)址,清康熙初年、嘉慶二十一年(1816)、同治五年(1866)、光緒二十四年(1898)重修維修。占地面積234平方米,四角方亭,方形石砌臺基,重檐歇山灰瓦頂,磚木結構。高10余米。四壁設格扇。為紀念曾任巴東知縣的北宋宰相寇準而建。(第三批)……[詳細]
  四渡河大橋坐落于鄂西武陵山脈的崇山峻嶺中,地處宜昌市與恩施州交界處巴東縣野三關鎮(zhèn)四渡河上。大橋全長1365米,其中大橋主跨為900米,橋面寬24.5米。大橋恩施岸索塔高118.2米,宜昌岸索塔高113.6米,橋面距谷底560米,相當于200層樓高,是目前中國在深山峽谷里修建的全橋最長懸索橋,也被譽為世界第一高懸索橋。其建造中,借助火箭彈發(fā)射先導索過峽谷,開創(chuàng)世界建橋史先河。武陵山脈,憑借著獨特的原……[詳細]
  鄧玉麟將軍舊居位于湖北省巴東縣野三關鎮(zhèn)石橋坪村。鄧玉麟(1881—1951),湖北省巴東縣野三關石橋村人,土家族;1894年投入清軍中當兵,后入新軍第三十一標,繼升為炮八標正目,1908年由孫武介紹秘密加入共進會,之后離開軍隊,但仍在武昌、南京等地做運動新軍的工作;武昌起義后入鄂軍都督府謀略處任職,不久先后被湖北軍政府任命為鄂軍第七協(xié)統(tǒng)領、第四鎮(zhèn)統(tǒng)制。中華民國成立后任北京總統(tǒng)府軍事諮議官,授銜陸軍……[詳細]
  寇準文化公園位于巴東縣城云沱小區(qū)的西陵路與沿江路之間,是為紀念寇準在巴東任縣令時的豐功業(yè)績而建。公園在規(guī)劃設計上突出地方特色,彰顯民族文化。建筑風格典雅古樸,園里主要設有地藏殿、王爺?shù)�、寇公祠等古建筑和特色居民,居民群中心設有開展民俗表演活動的文藝廣場。湖北省巴東縣民族文化公園矗立在巴東巫峽口南岸,由仿宋縣衙大堂與反映寇準文化的古建筑秋風亭、寇公祠等景觀構成。仿宋縣衙大堂內置儀門、正堂、六公房等。……[詳細]
  鏈子溪位于長江巫峽口南岸,因鏈子崖上400多年的巨型鐵鏈纖夫古棧道而得名,是巴東縣繼國際旅游景區(qū)神農溪之后開發(fā)的第二個原生態(tài)旅游景點。鏈子溪是長江三峽中新發(fā)現(xiàn)、開發(fā)的風景名勝區(qū)。她地處長江巫峽口上游2公里處,藏在深山峽谷之中,山高峻險,谷深幽靜,人跡罕至,叢林茂密,植被蔥籠,猿猴嬉戲,鳥語花香,風光秀麗。主要景點有:門扇峽、火焰石、送子巖、鏈子崖、魚目洞、龍聚會、仙人寨、鐵觀鞋、神水泉、大溶洞等�!�[詳細]

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 闁稿繐绉烽惌妤佺珶閻楀牊顫� 缂傚啯鍨归悵顖炲触閸粎绋�
婵炲棎鍨肩换瀣触閸曨亞绉寸紓鍐╁灥瀵摜绮旈娑氣偓顒勫矗閸屾瑧鐟㈤柨娑樿嫰閸欙繝宕ョ仦钘夌仭鐎点倗鍎ら崹婊勭椤掑倻娉曞┑鍌滄櫕濞堟垹鈧娉涘ú顖炲Υ閸屾凹娲ら柡瀣矋閸嬪秹寮垫径澶岀煓缂備礁绉撮宥嗙▕閿熺媭妫戦柛蹇擃槺濞堟垿寮崶褏鎽熼柕鍡曠濞存﹢鎮ч崶椋庣婵炲棎鍨肩换瀣▔鎼淬垹鐏夊ù鐙€鍓濇禒鍫㈠寲閿燂拷
濠碘€冲€歌ぐ鍌炴偝閻楀牊鏉烘繛宀€绮埀顑讲鍋撴担椋庣殤閻庡湱鍋為埀顑讲鍋撴担鐟拔楅柡鍫灡閳ь儸鍐┾枙闂佹寧鐟ラ幏浼存偋閸喐缍€闁哄倸缍婂ḿ浼存儍閸曨垱锛栧Λ鐗埫閿嬬▔瀹ュ牆顥屽ǎ鍥e墲娴煎懘鏁嶅畝鍐惧殲闁告瑥锕ュ鍌涚▔鎼淬垹鐏夊ù鐙€鍓濇禒鍫㈠寲閿燂拷 闁艰鲸姊婚柈鎾箣閹存粍绮﹂柨娑虫嫹 Email闁挎稒鐡瑈travel666*163.com闁挎冻鎷�*闁衡偓闁稖绀婡闁挎冻鎷�
闁靛棌鍋撻柕鍡忓亾闁哄懎鈹塁P濠㈣鎷�2023016012闁告瑱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