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州森林公園AAA 息州森林公園,也稱息縣森林公園,位于息正路息正社區(qū)。是以森林為主體景觀的特色公園。公園坐落在“中華第一縣”之稱的息縣,并以良好的森林生態(tài)環(huán)境為基礎,區(qū)域綜合開發(fā)建設總投資4億元,建成總面積1550畝。為提高公園的文化品位,園內承襲漢唐建筑風韻著力打造息夫人紀念館和馬援廣場兩個景點。是我縣生態(tài)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項利民利縣的公益工程。息州森林公樹種繁多、林木參天、風景秀麗、氣候宜人。項目于201……[詳細] |
劉鄧大軍渡淮紀念館AAA 劉鄧大軍渡淮紀念館位于息縣大埠口東小王灣村。1947年8月27日,劉鄧大軍沖破敵人的重重阻攔,渡過淮河天險進入大別山區(qū),勝利完成了千里躍進大別山的戰(zhàn)略任務。為紀念劉鄧大軍渡過淮河挺進大別山,銘記革命前輩的豐功偉績,緬懷先烈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再現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波瀾壯闊的歷程,河南省息縣人民政府在劉鄧大軍渡淮舊址修建了劉鄧大軍渡淮紀念館、紀念碑、廣場和革命烈士陵園。劉鄧大軍渡淮遺址大埠口渡口……[詳細] |
濮公山為大別山最北端的余脈,距息縣城南4公里,淮河南岸;春釉谶@里趨山勢而三曲三折,呈反“U”字型。山映長淮,每有光耀,亦名浮光山。如自開封南下延循800里黃淮平原始見此山,故北宋大文學家蘇東坡經過此山時,感其突兀殊奇,與周邊環(huán)境迥異,揮毫寫下了“東南第一峰”的墨寶傳于后世。濮公山盛產珉玉,歷史記載,用此玉做成棋子曾上貢朝廷而名傳天下。濮公山自東向西,東接黑山至主峰延西下有一馮洼村,折而往南接草帽……[詳細] |
賴國故城 周 息縣 賴國故城遺址位于河南省息縣包信鎮(zhèn)閭河橋東南1公里處,傅莊村境內。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封賴國此地,公元前538年被楚所滅。 有關人士在對當地古賴地遺址和出土文物進行了大量分析的基礎上,證實了息縣包信鎮(zhèn)乃賴國故地。叔穎受封立國,封于賴地即今息縣包信鎮(zhèn),史稱賴國從公元前1122年至公元前538年、立國584年,傳位14代。后被楚靈王所滅,遷于鄢地,國人懷念……[詳細] |
秦樓遺址 新石器時代 息縣 秦樓遺址位于息縣城西北15公里,孫廟鄉(xiāng)周圍孜村秦樓莊西南200米處的一高臺地上,秦樓遺址高出地面3米左右,西南部緊靠清水河道,因受水流的不斷沖刷,部分崩塌,現存遺址東西長200米,南北寬80米,總面積1.6萬平方米。遺址表面有很多陶片,分泥質紅陶、夾砂紅陶和蛋殼黑陶三種。從遺址采集的標本有陶片和石器。陶片的器形有:鼎、罐、碗、壺、紡輪等,主要紋飾有刻劃……[詳細] |
清嘉慶《息縣志》載,譙樓于元代元貞元年(1295年)為息州州同烏公(名佚)所建,后為戰(zhàn)火所毀。至明萬歷四年(1576年),經知縣王用賓重建,后經清嘉慶知縣侯邦鎮(zhèn)予以修萁。嗣后譙樓年久失修,已近頹塌,殘存拱門。1984年,縣人民政府仿古修建,所修復的譙樓高9米,面積414.5平方米。樓體為雙重檐,磚木、混凝土結構,頂部為碧瓦雕甍,基部為磚石結構,中間拱門乃古州衙之大門。全樓三楹,回廊四面,丹棟青椽,……[詳細] |
中國社科院息縣“五七”干校舊址位于息縣東岳鎮(zhèn)石菜園村、楊莊村。年代為1969—1971年。中國社科院息縣“五七”干校舊址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息縣東岳鎮(zhèn)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五七”干校,是學界名流最為集中、文化資源最為豐富的地方,一大批當時就已蜚聲國內外的文學家、翻譯家、語言學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經濟學家、金融學家、鐵路專家等在此薈萃,一時間泰斗云集。他們在信陽這片土地上耕作、生活、……[詳細] |
古息城遺址,周代息國故城。1963年6月20日,河南省人民委員會核準公布為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遺址位于信陽市息縣譙樓街道辦事處徐莊社區(qū),居住李崗、張莊、姜莊和王莊4個自然村,村民密集。遺址平面略呈長方形,東西846米,南北420米,城墻大部分已平毀,但夯土墻基仍依稀可辨,城墻基礎寬10-30米,周長2532米。遺址對研究楚文化具有重要歷史價值![詳細] |
息縣淮河國家濕地公園位于息縣東南部,主要包括息縣境內的淮河段、淮河故道及其周邊一些緩沖區(qū)域,該區(qū)域地勢平坦,自西向東傾斜,南邊緣高,中部多湖泊,地勢比較低洼。濕地公園內有湖泊7個,河港6條![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