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揚州市 > 寶應縣旅游

寶應縣十大旅游景點

1、寶應湖 AAA國家級濕地公園
推薦1
寶應湖
  寶應湖位于鹽城金湖公路西不員處,屬淺水、封閉型湖泊。據(jù)明代《隆慶縣志》載:“清水湖在縣南,東西長十二里,南北闊十八里,西南連汜光湖;汜光湖在縣西南十五里,東西長三十里,南北闊十里,南會津湖,西通灑火湖;灑火湖在縣西南四十里,西通衡陽河,東北入汜光湖;津湖在縣南六十里,東通大運河,西北會汜光湖,清水、汜光、灑火、津湖匯合為一,人稱寶應湖”。隨著地理的變化和區(qū)劃的調(diào)整,如今的寶應湖南連高郵湖,西接金湖縣,北會白馬湖,總面積約140平方公里,分屬寶應、金湖兩縣管轄。 ……[詳細]
推薦2
曹甸楚甸公園
  楚甸公園位于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曹甸集鎮(zhèn)陸莊排以東,晨化路以南,曹南路以北,占地面積100畝。園內(nèi)花木蔥郁,小橋流水,古色古香的黑色小徑跌宕起伏、蜿蜒曲折,大型戶外影視屏氣勢恢弘。楚甸公園內(nèi)花木蔥郁,小橋流水,古色古香的黑色小徑跌宕起伏、蜿蜒曲折,大型戶外影視屏氣勢恢弘。公園不僅設(shè)置有長廊、亭臺、假山、船舫、蓮池等景點,也布展有兒童教玩具、中老年活動中心。更為一提的是沿路的一方一特、一域一景的園林景觀,石制的石凳石椅,石搭的乒乓球桌、棋牌臺,使公園更富有新的內(nèi)涵。公園采取市場化、標準化、項目化、責任化的管理運作機制,使園內(nèi)處處都是一片怡人清靜的環(huán)境。公園不僅是集休閑、旅游、觀賞、健身于一體的新農(nóng)村建設(shè)示范區(qū),更是曹甸對外開放的公益型的農(nóng)民活動生態(tài)區(qū)![詳細]
3、寶應寧國寺 AAA
推薦3
寶應寧國寺
  寶應縣寧國寺始建于唐貞觀十一年(637年),由無塵和尚開山,原址在縣城葉挺路東首,名為寧國教寺,后易名寧國禪寺,迄今1368年。歷代僧、官多加修建。據(jù)史料記載,寧國寺規(guī)模宏大,大雄寶殿匾額為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所書。寺藏明萬歷銅鐘,前后共6處,殿堂樓閣數(shù)百間,有“跑馬關(guān)山門”之說。寺后有千佛樓,主供釋迦牟尼,樓內(nèi)每根梁柱上雕刻的多尊佛像,形態(tài)各異,組成千佛繞毗盧的場面。清道光六年,大雄寶殿毀于大火,近百年來屢遭天災-,古寺瀕臨滅跡。1993年3月,寶應縣人民政府決定在原城隍廟、萬壽庵舊址上又重建寧國寺。建設(shè)規(guī)劃范圍,北起縣城東門大街,南至新建巷,西起張仙廟橋,東至安宜南路,面積約40000平方米。其布局分為三區(qū)一帶,即:中部這寺院建筑中軸線及參觀游覽區(qū),東部為天王殿、鐘樓、東配殿及外圍仿古建筑群,西部為鼓樓、寶塔、戒壇、講經(jīng)堂、西配殿、齋堂及生活區(qū)。至2005年,已新建天王殿、藏經(jīng)樓、東部仿古建筑群及大雄寶殿、玉佛殿、羅漢堂。天王殿西側(cè)門額“海會云集”為臺灣彌勒內(nèi)院住持兼常州天寧寺住持寬裕法師所題。大雄寶殿匾額由原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佛教協(xié)會會長趙樸初題寫。寧國寺 正在依照規(guī)劃,通過寺院……[詳細]
4、縱棹園 AAA
推薦4
縱棹園
  寶應縱棹園位于寶應縣城中心葉挺路和安宜路的交匯處,占地68畝,三面環(huán)水,典雅清秀,別具一格。清潘耒《縱棹園記》曰:“水之潴者因以為陂,流者因以為渠,平者為潭,曲者為澗,激而奔者為泉,淳而演迤者為塘、為沼!笨v者,即泛也;棹者,即舟楫也,是文人墨客臨波泛舟、修身養(yǎng)性的最佳去處。清康熙年間,翰林院侍讀喬萊因不滿仕途污濁,罷官歸里后修建了私家園林,取名縱棹園,用以潛心讀書,吟詩作畫。清代中期,其后人曾捐贈建畫川書院。清末民初改為安宜學堂、民眾教育館,后被日軍盤踞,園林遭到毀壞。解放后,園林由當?shù)卣掭菀恍,頗具規(guī)模,定名為寶應縣人民公園,直至1982年恢復原名——縱棹園。縱棹園大門上方懸掛著“縱棹園”匾額,由原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趙樸初題寫;大門兩側(cè),雄踞著一對潔白、威嚴的石獅。相傳,早年城北有一家豆腐店,店主人每晚做好兩缸用于次日出售的豆腐腦,店主人早上總見一缸豆腐腦莫名其妙地“蒸發(fā)”了,煞是奇怪。為了弄清“蒸發(fā)”原委,店主人于深夜悄悄地藏在缸后,靜觀其情。待到黎明時分,繁星漸消,只見兩個龐然大物飄然而至,前爪伏于缸口,大口大口地吞食豆腐腦。店主人見狀,使出渾身力氣,抄起鐵棍,對準兩個龐然……[詳細]
推薦5
寶應博物館
  蘇省寶應博物館是一座集收藏、研究、陳列、教育等功能為一體,對公眾永久開放的歷史文化類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綜合型博物館。寶應博物館于1958年秋成立,1960年10月寶應博物館與縣文化館、縣圖書館合署辦公,博物工作由縣文化館兼管,1980年初,縣圖書館從縣文化館分出,獨立建制,文博工作劃歸縣圖書館管理。1997年初寶應博物館新館開工建設(shè),館址位于寶應縣城安宜東路89號。2001年6月28日,建成并對外開放。博物館占地4400平方米,建筑面積2800平方米,館藏文物4000余件,其中國家三級以上文物200余件,藏品以漢代、宋代出土文物為特色。寶應博物館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一)基本陳列:《寶地流韻—寶應歷史文化要覽》寶地流韻—寶應歷史文化要覽分為序廳、東廳、西廳三部分陳列,序廳分“江淮寶地、建置紀要、縣域史略、古邑人杰、寶地勝跡、千古精粹、珍寶擷英”七個單元對主題做了全面詮釋。東、西廳將先秦隋唐時期和宋元明清時期的重點內(nèi)容突出表現(xiàn),具有寶應歷史特色的館藏和出土文物組合展示,更加豐富了寶應歷史文化的內(nèi)涵!爸袊谝谎馈惫畔笱阑年惲,“古邗溝十三變”多媒體動畫片展示是展覽的亮點……[詳細]
推薦6
揚州八寶亭
  揚州八寶亭八寶亭歷經(jīng)滄桑,是歷史風云變幻的見證。文人雅士、騷人墨客每至于此,總要憑吊一番,留下不少詩詞歌賦。明吳敏道詩說:“萬木河干秀,千年寶氣浮。家家事蠶作,拾得采桑鉤。”“采桑鉤”即為八寶之一。清寶應縣令岳東升則這樣描述:“一日昧爽,過其處,見云氣殊常,備諸色相,或明如珠,或潤如玉,或繽紛交互,如紫翠玄黃諸瑰偉并陳而借采然。嘻!霏霏乎,煜煜乎,萬態(tài)奇觀,昭回天地,即真如登受時或未乃爾。”大肆渲染,筆下景致真?zhèn)妙如仙界。八寶亭現(xiàn)坐落在城中心的縱棹園里。進了素磚。高瓦的園門,走過垂柳依依的石路,踏上溪流涓涓的小橋,那飛檐翹角、凌然欲飛的八寶亭就躍人了你的眼簾。遠遠地,趙樸初先生書寫的餾金大字“八寶亭”赫然醒目。拾階而上,佇足亭內(nèi),八面來風,近聞鳥語花香,遠眺旭日東升,悠悠然如臨仙境。夕陽西沉,晚霞滿天,翠柳環(huán)繞的八寶亭倩影倒映水中,上下一體,晃蕩不息,頗有幾分“深潭藏古寺,碧水化翠薇”的意境。如詩如畫的八寶亭得名于一個美麗而又神奇的傳說。相傳唐代中期,安史之亂,生靈涂炭,中原戰(zhàn)爭,烽火連綿。有一位真如尼帖由河南鞏縣輾轉(zhuǎn)來到楚州安宜(即今寶應縣)。一個冬日的夜晚,真如在夢鄉(xiāng)中,恍然踏上五……[詳細]
推薦7
揚州荷園
  揚州荷園 位于寶應縣水泗鄉(xiāng)新區(qū)的西側(cè)的荷園,總面積近兩萬畝,其中荷藕種植面積1.5萬畝。水泗鄉(xiāng)地處寶應縣東蕩,位于揚州、鹽城、淮安三市交界處,素有“水鄉(xiāng)澤國”之稱。荷藕種植面積達8.5萬畝,總產(chǎn)量達10萬噸,建有省級荷藕脫毒苗培育技術(shù)示范園和省級無公害荷藕生產(chǎn)基地。1998年,以水泗鄉(xiāng)為主要荷藕生產(chǎn)基地的寶應縣被國家農(nóng)業(yè)部等六部委命名為“中國荷藕之鄉(xiāng)”。水泗荷藕,自唐代至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明朝洪武年間已有種植荷藕的史書記載。每逢中秋佳節(jié),民間有選用—上等連枝藕供奉月亮和吃藕餅的習俗。清朝雍正年間,水泗藕粉被選為皇室貢品,譽為“鵝毛雪片”! £P(guān)于水泗荷藕,這里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在很久以前,寶應的五湖四蕩原來是白水一片,只長些蘆葦、蒲草。有一回,天宮的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散步來到瑤池。他們撥開云層,遙望人間,只見安宜東蕩地區(qū)一泓碧波,百里方圓,水天一色,好一派湖蕩風光。玉皇大帝見狀,連聲贊道:“妙哉!妙哉!此乃人間仙境啊!蓖跄改锬镌谝慌愿胶偷溃骸按司半m妙,但有不足,缺少花卉點綴。”玉皇大帝點頭稱是,便命荷花仙子捧出一把瑤池蓮子,撒向水泗湖蕩。從此,這里便是蓮葉田田,荷花盛開,粉……[詳細]
推薦8
寶應學宮
  寶應學宮位于寶應縣安宜鎮(zhèn)小新橋25號。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間,明、清均重建。大成殿于1992年重修。主要建筑有迎秀門、狀元橋、泮池、欞星門、戟門、大成殿、明倫堂、磊英堂、文昌祠、尊經(jīng)閣、鼎甲坊等,依次排列在中軸線上。寶應縣城的孔廟、大成殿,歷經(jīng)宋、元、明、清四代,曾兩度毀于戰(zhàn)亂,后經(jīng)重建、增建,直至清代中葉巳成為一組完整的、規(guī)模宏大的古代建筑群。其范圍東抵朱家巷,西至縣南街,南臨迎秀門,北止學墩巷,占地共約五十多畝。其周圍城河環(huán)繞,石橋臨空,南頻秀水,北倚“高峰”。當時的迎秀門、狀元橋、泮池(即孔子的硯臺池,后又稱做養(yǎng)魚池)、欞星門、鼎甲坊、戟門、大成殿、明倫堂、磊英堂、文昌祠、尊經(jīng)閣、天魁亭等建筑,依次排列中在軸線上。東為副學署,西為射圃廳,布局對稱,各得其勢。副學署的大門為一高兩低三楹古牌樓,中樓楣上有“鵬搏九萬”四字;其下三楹上楣分別為“狀元”王式丹、“榜眼”季愈、“探花”馮煦的匾額,巍峨壯觀、氣勢雄偉,俗稱“三鼎甲坊”。學宮的后面,堆土為山,豎方亭在其上,名曰“狀元峰”,通常稱之為“學墩”,F(xiàn)存大成殿、明倫堂等,其它建筑僅存遺跡。大成殿于1992年重新修繕,此殿單檐歇山,面闊5間,……[詳細]
推薦9
蘇中公學紀念園
  蘇中公學紀念園位于寶應縣曹甸鎮(zhèn)金吾莊。1944年2月, 蘇中區(qū)黨委、蘇中軍區(qū)根據(jù)毛澤東主席的指示精神,決定以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第九分校為基礎(chǔ),成立蘇中公學。1944年4月,蘇中公學在《蘇中報》上刊登了招生消息。招生簡章上明確:為培養(yǎng)抗戰(zhàn)建國人才,招收初高中畢業(yè)的有志青年入學。學校設(shè)有政治、文化、軍事、財政、民主等專業(yè),學制半年。軍事系只要求初中畢業(yè),其它系需要高中畢業(yè)。這條消息使大批的熱血青年大為動心,紛紛決定報考相關(guān)專業(yè)。1944年5月初,從蘇中各地區(qū)分批來到蘇公的學員,先后到達寶應縣東北地區(qū)的曹甸安豐一帶,蘇中公學的學生主要有三個方面的來源,一是各分區(qū)、縣選送的干部;二是通過招生簡章向社會上招收的學生;三是淪陷區(qū)地下黨組織輸送來的進步知識青年,其中也有地方黨政干部、地下黨員和一部分小學教師。學生中以蘇南來的初中生為最多。入學考試分初試和復試。初試只考政治和語文,政治題目考的是民主集中制、三三制、中國革命動力、鴉片戰(zhàn)爭等基本知識,語文題目考的是《敵后青年之路》。1944年6月1日晚,在校部駐地金吾莊的一個廣場上,召開了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第九分校學員畢業(yè)和蘇中公學第一期開學……[詳細]
推薦10
周恩來少年讀書處
  揚州周恩來少年讀書處1997年,周恩來少年讀書處被命名為首批揚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8年3月5日,在周總理百年誕辰之際正式對外開放。2002年底,被江蘇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周恩來少年讀書處位于寶應縣城水巷口3號,原為周恩來外祖父陳沅的身世宅第。整個建筑為明清風格,占地700平方米,建筑面積500平方米,共有房屋十八間。讀書處大門朝北,北樓古樸莊重,門楣上方是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親筆題寫的“周恩來少年讀書處”橫匾。從正門向前是一和要青磚鋪就的甬道,甬道的盡頭是照壁,左右兩側(cè)是兩個四合院。東院為當年生活起居區(qū),有磚木結(jié)構(gòu)房屋七間,一道回廊將上下堂屋和南邊小院連為一體。庭院中間一株臘梅和一盆碧荷清香撲鼻,生機盎然,讓人清晰地感受當年主人的高潔品行和情操。面南上堂屋三間。正中堂屋靠北墻有一條幾,條幾兩頭微微翹起,上面有一古式座鐘和一對青瓷帽筒。墻上懸掛清代著名畫家龔賢的山水畫和王文治書寫的“虛竹幽蘭生靜氣,和風暢日契天懷”條幅。堂屋內(nèi)擺放一張八仙桌、四張?zhí)珟熞魏蛢芍徊鑾。東側(cè)隔柵板壁懸掛“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的梅、蘭、竹、菊四幅國畫,西側(cè)隔柵板壁懸掛沈周、文征明、唐寅……[詳細]


全部寶應縣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