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舒崇福寺(第五批省保)時代:晉中市壽陽縣平舒鄉(xiāng)平舒村地址:元、清平舒村崇福寺創(chuàng)建年代不詳,據(jù)清光緒八年(1882)《壽陽縣志》記載,唐神功元年(697)崇福寺已有。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萬歷三十五年(1607)、清康熙十六年(1677)重修過殿,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重修正殿。寺坐北朝南,一進院落布局,中軸線上建有過殿、正殿,兩側(cè)為東西配殿,過殿東側(cè)建有關(guān)帝殿一座�,F(xiàn)存建筑中過殿為元代遺構(gòu),其余為清代建筑。寺之山門原存于過殿南側(cè),現(xiàn)已毀。過殿為元代建筑,石砌臺基,面闊三間,進深六椽,單檐硬山頂。梁架結(jié)構(gòu)四椽栿對前后搭牽通檐用四柱,前后檐均施斗拱,斗拱七鋪作三下昂、計心造,昂為琴面昂,補間出斜昂,用材碩大,斗拱高1.3米,占柱高的近三分之一。殿--栱后尾穿插于垂蓮柱間,柱子后尾撐襻間枋、金檁,將梁架屋面的荷載分散于斗栱、檐柱之上,與壽陽現(xiàn)存其它元代建筑相較,此形制極殊。與前后檐柱均為石柱,覆盆式柱礎,徑面較大。前檐明間制安隔扇,兩次間制安檻窗,后檐明間設置板門,兩次間砌墻封護。過殿通高近10米,整體比正殿顯得宏大。正殿位于中軸線最北端,面闊三間,進深五椽,單檐懸山建筑。梁架為……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