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福建省 > 龍巖市 > 長汀縣旅游

長汀縣十大旅游景點

推薦1
長汀紅色舊址群
  長汀紅色舊址群位于長汀縣城。長汀于唐開元24年(公元736年)置汀州,為福建五大州之一。自盛唐到清末,長汀均為州、郡、路、府的治所。其中古韻悠長的明清古街店頭街為“中國十大歷史文化明街”。長汀是客家人最具代表性的集散地,被稱為“世界客家首府”,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中央蘇區(qū)經濟文化中心、被譽為“紅色小上!。長汀是海外聞名的客家首府,客家風情萬種,悠久的歷史給長汀留下獨具魅力的客家文化:客家民俗文化、客家服飾文化、客家建筑文化、客家風土文化和客家飲食文化。長汀的客家美食中外聞名,是“中國客家菜之鄉(xiāng)”、“福建省美食名城”,素有“食在長汀”的美譽。長汀被稱為“紅軍的故鄉(xiāng)、紅色土地和紅旗不倒”“三紅”土地,是全國21個革命圣地之一;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中央蘇區(qū)的經濟文化中心,被譽為“紅色小上!;是距長征落腳點最遠的一個長征出發(fā)地;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發(fā)祥地之一。朱德總司令評價長汀時說:“長汀,果然是中國革命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劉少奇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長汀從事過偉大的革命實踐。黨的早期領導人瞿秋白、“一大”代表何叔衡在長汀英勇就義。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賜予了長汀許多……[詳細]
推薦2
汀江源龍門風景區(qū)
  汀江源·龍門風景區(qū)地處長汀縣庵杰鄉(xiāng)涵前村,距縣城東30公里,與寧化縣治平鄉(xiāng)和本縣館前鎮(zhèn)、鐵長鄉(xiāng)、大同鎮(zhèn)、新橋鎮(zhèn)相鄰。這里是客家母親河—汀江的發(fā)源地,為長汀十二勝景之一,它以綺麗的自然風光和多彩的客家文化,吸引著成千上萬的游客。汀江源·龍門風景區(qū)有一座神奇的巖石沖天而立,如巨龍騰飛,似石門高聳,清澈的汀江水從石門中穿流而出,奔涌向南600里,直下韓江,匯入南海。從此形成了“獨我汀江跨龍門”的奇特景觀。景區(qū)中的“一線天”、“擎天柱”、“龍爪”、“龍心”、“龍肺”等景致,如天工造化,令人叫絕。游覽龍門山水美景,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景區(qū)內有神農古廟、龍門寺、媽祖廟和客家母親園、土地神壇等遺跡,反映出客家鄉(xiāng)村多彩的宗教文化。特別是神農古廟已有幾百年的歷史,供奉著華夏始祖炎帝的神像,被民間尊為農業(yè)和醫(yī)藥之神,長汀客家先民多為中原遷徒而來,自然把始祖炎帝當尊神來拜,體現了客家人“問祖追宗,情系華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也是福建乃至東南亞華人地區(qū)獨具特色的文化現象。每年的農歷五月二十五日為龍門廟會,人們紛紛前來祈福求財,保佑平安。在龍門山崗有安平寨、虎穴洞兩處太平軍戰(zhàn)斗遺址。1987年,文物工作者在此發(fā)現……[詳細]
推薦3
長汀汀江國家濕地公園
  汀江國家濕地公園位于福建省長汀縣三洲鎮(zhèn),范圍涉及河田、三洲、濯田3個鄉(xiāng)鎮(zhèn)12個行政村,規(guī)劃總面積590.9公頃,共設置保育區(qū)、宣教展示區(qū)、合理利用區(qū)和管理服務區(qū)等4個功能區(qū),致力在保護濕地資源、景觀資源基礎上,將公園打造成集“客家母親河——汀江生態(tài)修復典范”、“南方丘陵水土流失地區(qū)濕地生態(tài)建設新模式”、汀江特有魚種保護恢復地于一體的特色生態(tài)旅游區(qū)。該公園核心區(qū)位于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三洲鎮(zhèn)境內,山上萬畝楊梅園,山下是濕地公園,昔日水土流失重災區(qū),現已建設成風光秀麗、流水潺潺、林果連片、鳥語花香的生態(tài)旅游勝地,也是打造龍巖市十大旅游名鎮(zhèn)的重要組成部分![詳細]
推薦4
長汀古鎮(zhèn)(汀州古城)
  長汀古城,和鳳凰一起被稱為中國最美的山城。如果你喜歡麗江古城古色古香的小街,那你應該會喜歡長汀。長汀更沒有那么商業(yè)化,你還可以看到原始的木雕亭子,各種傳統(tǒng)工匠。長汀古城墻走向造型奇特,民間稱之為“藍衣掛珠”,意思是說它像漂亮的佛珠披掛在長汀城,使之形成一美麗的風景線。古城墻曾有四大城門,朝天門是汀州府四大城門之一,俗稱東門,原名興賢門,明洪武四年進行修葺,以磚石砌之,上有門樓,門固樓高,形勢雄偉,便改名朝天門。清代汀州知府鄢翼明又重修,城樓主體建筑于城門高臺之上,層層飛檐,凌空高翥,列為汀城勝跡“東翹舒嘯”。今三元閣門樓是最古老的城門,原名鄞江門,后改為廣儲門,是唐朝大歷年間汀州刺史陳劍遷徙州治建筑土城時的城門,歷代均有修繕,清代為三層城樓,閣基是原古城門,用方塊石條堆砌,上邊用城墻磚砌成,翹角飛檐,甚為壯觀。在歷代王朝中,古城墻經過不斷修葺擴建,也增設許多城門,如古郡南門、五通門、水吉門、西門等,有些后來在道路擴建中被拆除,有些尚保存,成為古跡,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到長汀也可以大飽口福,品嘗豐富的客家小吃。地址:龍巖市長汀縣其他兆征路80號類型:古跡古鎮(zhèn)古村等級:AAAA游玩時間:建……[詳細]
推薦5
圭龍山自然保護區(qū)
  長汀圭龍山省級自然保護區(qū)是2001年6月經福建省人民政府閩[2001]文140號文件批準依法設立,2004年經長汀縣編委批準后成立長汀圭龍山省級自然保護區(qū)管理處,2005年2月列為福建省第一批野生動植物保護科普教育基地名單。長汀圭龍山省級自然保護區(qū)是在原長汀縣中磺黑椎林自然保護區(qū)的基礎上,增加圭龍山南方紅豆杉、大悲山福建柏和南方紅豆杉群落組成。長汀圭龍山省級自然保護區(qū)區(qū)內設中磺管理所、圭龍山管理所、大悲山管理所,總面積為5768.0km2(8.6萬畝)。長汀圭龍山省級自然保護區(qū)管理處主要負責圭龍山、中磺、大悲山內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生態(tài)系統(tǒng)和野生動植物資源、水源涵養(yǎng)林的保護工作。長汀圭龍山省級自然保護區(qū)保護區(qū)內動植物資源非常豐富,風景秀麗,是長汀縣內植物資源最豐富的地區(qū),主要以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樹為主,林內珍稀特有樹種多,特別是全國唯一最大面積的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傘花木群落(此項目由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高浦新博士調查確認),福建省唯一最大面積的天然黑錐林群落,集中成片面積達983畝;長汀圭龍山省級自然保護區(qū)區(qū)內還有成片的福建柏群落、南方紅豆杉群落、浙江楠、沉水樟等國家一、二級保護植物,以及特……[詳細]
推薦6
長汀縣革命委員會舊址
  長汀革命舊址位于福建省西部長汀縣,開創(chuàng)于第二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1929年初,毛澤東、-率領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從井岡山轉戰(zhàn)到贛南、閩西,3月份,第四軍發(fā)動的長嶺寨戰(zhàn)役告捷,紅軍攻占了長汀城并成立了閩西第一個紅色政權——長汀縣臨時革命委員會。到5月時,紅軍控制的區(qū)域達到五個縣,方圓數百里。又經過不斷的發(fā)展,閩西、贛南革0據地逐漸連成一片,到1930年的下半年,形成了中央革0據地。長汀革0據地是閩西革0據地的一部分,后來也成為中央革0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汀革命舊址主要包括省蘇維埃政府舊址、福音醫(yī)院、云驤閣、章耕別墅、中華基督教堂等處革命舊址。省蘇維埃政府舊址位于長汀縣城兆征路,舊址原是歷代汀州府的府試院,1857年改建。舊址的整個建筑為木質結構,占地3000多平方米,內有朱子祠、龍山書院等建筑,民國時改為福建省立第七中學校。1932年3月18日,福建省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在此召開,成立了福建省蘇維埃政府,此后,蘇維埃政府就在此辦公。福音醫(yī)院在長汀縣城北山的山腳下,原來是一所教會醫(yī)院,是一處轉木結構的平房建筑,分前后兩院。1927年,南昌起義部隊的部分傷員就是在此治療的。1929年,毛澤東……[詳細]
7、涵前村
推薦7
涵前村
  長汀縣庵杰鄉(xiāng)涵前村地處長汀東北部,座落在客家母親河──汀江的源頭,國家級生態(tài)村,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庵杰鄉(xiāng)境內。距縣城30公里,全村有12個自然村,14個村民小組,520戶,2208人。全村耕地面積720畝,林地面積1.3萬畝,其中竹林面積1750畝,龍門紅茶面積850畝,建選--35生態(tài)貢蓮135畝。2011年被評為省級生態(tài)村、省級新型農村住宅示范小區(qū)、省農村垃圾治理示范村、市新農村建設示范村、市黨建綜合示范點。2013年3月份被列為第一批省級“美麗鄉(xiāng)村”示范點,2013年4月11日通過了國家級生態(tài)村驗收,2013年11月龍門農家樂被評為三星級鄉(xiāng)村旅游經營單位。涵前村有被世界客屬普遍認同的汀江源頭標志性神奇景觀──龍門,以“獨我龍門跨汀江”著稱,是“客家之源、生態(tài)之村、旅游勝地”。 龍門由龍門峽洞、溶洞、石林三個部分構成。人至涵前山陬,迎面一座山,巍峨陡立,由云端貫累而下,其勢頗為雄壯。百丈崖壁下面,拱起一個巨洞,形似半月門,洞之壁石,裂痕累累,色彩斑斕,龍頭、龍角、龍眼、龍爪無不神似,龍身依山蜿蜒伸展,汀江即從洞中奔流而來。龍門洞背面崖壁上方勒有“龍門”兩個篆體大字,長年累月的風雨……[詳細]
推薦8
汀州天后宮
  汀州天后宮位于長汀縣城東大街,朝天門外。由山門、朗門、戲臺、鐘鼓樓、水0、前殿、正殿、后殿及圣母間組成。占地面積約10000平方米。四面環(huán)水,是汀州八邑敬奉媽祖的場所和旅游觀光勝地。汀州天后宮始建于南宋紹定年間,原名“三圣紀宮”,宋《臨汀志》載:“三圣紀宮在長汀縣南富文坊,及潮州祖廟(天紀廟)!裰菘h吏運鹽綱必祝禱焉。”據考,宋理宗紹定年間,汀州知州李華及著名法醫(yī)鼻祖、長汀縣令宋慈,開辟了汀江航運,使汀州與潮州、汕頭的交往日臻繁榮。因汀江多有急流險攤,為航運安全,故在汀江河畔修建媽祖廟,祈愿護海女神媽祖庇佑所有船只安全。50年代,汀州天后宮劃歸縣電廠管理使用。改革開放后,為保護文物舊址,恢復文物景點原貌,縣政府作出決定,搬遷電力公司,成立維修協會,有組織有計劃地修復天后宮。修復工程從1994年開始,現已修復完成前、中、后三座大殿及宮門、戲臺、鐘樓、鼓樓、兩廊水樹等,天后宮以原有巍峨壯觀的新姿展現于世人面前。天后宮正面是高大恢宏的石牌樓,中門兩邊分別鑲嵌著“龍鳳呈樣”等四塊大型壁雕。門聯為“天紀神力海不揚波穩(wěn)渡慈航登彼岸,圣母恩德民皆樂生遍傳顯績降人尸”,門楣“后德配天”上方石斗拱托……[詳細]
9、涂坊圍屋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推薦9
涂坊圍屋
  在長汀縣涂坊鎮(zhèn),還有保存完好的客家圍屋。圍屋呈橢圓形,用封火墻砌成,除一扇大門和一邊門外,全封閉,總面積5000多平方米。圍屋主體前是一個300多平方米的空坪,坪前是一個300多平方米半圓形池塘?图胰嗽谇О倌甑膭(chuàng)業(yè)過程中創(chuàng)造了這種家族團聚和諧的大圍屋,可住幾十戶人家。下圖中是圍屋的主人涂竹琛,85歲了。老人說,他家?guī)状硕甲≡谶@圍屋里,圍屋有300多年歷史了。長汀涂坊鎮(zhèn)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是0蘇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曾被中央蘇維埃政府授予“第二模范區(qū)”的光榮稱號。汀連縣蘇維埃政府曾設在涂坊的賴坊村,中華村的黃家營、庵背頭、曹田三個自然村為革命基點村。坐落在紅坊村的“圍屋群”與永定土樓類似,近年來不少國際友人來到涂坊考察,已引起國際學術界的重視。涂坊人杰地靈,人才輩出,是原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院長涂通今少將、原武漢軍區(qū)第二政委張日清少將、原福建省軍區(qū)副司令涂則生少將的家鄉(xiāng)。長汀涂坊圍屋現存最為完整的是涂氏風如圍屋。整座圍屋以正棟前廳為中心呈中軸線對稱布局,為客家傳統(tǒng)的府第式建筑風格。大廳前面是一塊鵝卵石鋪就的露天地坪,此乃宗族內舉行抬菩薩、唱大戲、舞龍燈、踩船燈、抬花燈等大型活動的……[詳細]
推薦10
何叔衡烈士死難處紀念亭
  何叔衡烈士死難處紀念亭位于福建省龍巖市長汀縣濯田鎮(zhèn)梅逕村。 何叔衡(1876—1935),湖南省寧鄉(xiāng)人。1914年,何叔衡與毛澤東相識于長沙并成為摯友,1918年4月與毛澤東等組織成立新民學會并任執(zhí)行委員長,1920年與毛澤東等發(fā)起組織俄羅斯研究會,并共同發(fā)起成立長沙的共產黨早期組織。1921年7月,何叔衡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后任中共湘區(qū)委員會委員;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任國民黨湖南省黨部執(zhí)行委員、監(jiān)察委員,1927年長沙馬日事變后,到上海為黨創(chuàng)辦地下印刷廠等;1928年6月,赴蘇聯出席中共六大,9月進入莫斯科中山大學,與徐特立、吳玉章、董必武、林伯渠等被編在特別班學習,1930年7月回國后,在上海負責全國互濟會工作,組織營救被捕同志,將暴露身份的同志轉往蘇區(qū);1931年11月,奉命進入中央革命根據地,與毛澤東等參加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政府的領導工作;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后,留在中央革命根據地堅持游擊戰(zhàn)爭。 1935年2月24日凌晨,何叔衡、瞿秋白等一行從江西來到長汀水口,準備前往香港轉赴上海就醫(yī),不料被國民黨“清剿”部隊發(fā)現。突圍中,何叔衡為了不拖累大家而縱身滾……[詳細]


全部長汀縣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