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廣東省 > 清遠市 > 連州市旅游

連州市文物古跡介紹

1、慧光塔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慧光塔
  連州慧光塔,位于連州市慧光路南端慧光公園內(nèi),始于南北朝宋泰始四年(公元468年),具有1500多年歷史,是我國最古老的磚塔之一,是省重點保護文物,具有較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shù)價值。從連州市有關部門獲悉,在國務院公布的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中,連州市慧光塔成為清遠市首處國家文物保護單位。由于歷經(jīng)了千百年的風雨洗刷,加上地質(zhì)變化,慧光塔發(fā)生了傾斜,目前塔身傾斜值達1.07米,因而從1985年至今,慧光塔被眾多媒體稱為“東方斜塔”;鬯呐赃叄幸粋用生鐵鑄造的古塔頂蓋。當年建塔時,因塔頂蓋太重,無法提升上去,只好擱置在塔的旁邊。因此,古有“惠州古塔無影,連州古塔無頂”之說。整座寶塔為木構(gòu)塔,唐宋年間修建成樓閣式磚木塔,外墻為土紅色,平面呈六角形,內(nèi)部為斗拱型結(jié)構(gòu),塔身中空,有梯道可登,每層有回廊環(huán)繞,塔高九層十七級49.86米,每層用磚砌出角柱,層層向上遞減,呈直線收縮,造型美觀。站在塔……[詳細]
2、燕喜亭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燕喜亭
  因韓愈留下名篇《燕喜亭記》而聞名于古今的燕喜亭位于連州城東北風景秀麗的燕喜山麓(即現(xiàn)連州中學所在地)。燕喜亭始建于唐代貞元年間(公元800年前后),為連州司戶參軍王弘中所建,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歷史。千百年來,這里文人墨客絡繹不絕,是久負盛名的旅游勝地。唐代的詩人元結(jié)、劉禹錫、孟郊,宋代的哲學家、文學家周敦頤,南宋的宰相張浚都慕名前來游覽,并在亭周圍的巖壁上留下了石刻詩文及題字。建亭者王弘中,正名王仲舒,于貞元十三年(公元797年)以禮部員外郎貶連州司戶參軍。貞元十九年十月,監(jiān)察御史韓愈被貶為連州郡所屬的陽山縣縣令,韓愈來連游亭,至興處,寫下了《燕喜亭記》,并命亭名為“燕喜”,此乃取“魯侯燕喜者頌也”之意,而于亭后高巖,有大石似燕子低飛,更有春來之時,燕群戲于亭前綠樹之間,因此燕喜亭有“燕子喜愛之亭”之解。燕喜亭的龍檐次翅角,雕梁畫柱,以及那亭中剛勁的古碑,與周圍的碧樹峭巖組成了一幅如詩……[詳細]
3、燕喜牌坊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燕喜牌坊
  古樸深重的燕喜牌坊豎立在燕喜亭北側(cè)約二十米,它是原燕喜書院的大門(燕喜書院創(chuàng)辦于清朝的光緒年間,是燕喜中小學校的前身,而燕喜中小學校后來并入了連州中學),中華民國二十九年(1940)校長楊芝泉主持興建。牌坊中門頂上繪有原燕喜中小學校校徽。;諡槠巾斎切危镞吷喜慨嬘薪矸迳捷喞,下部有通心美術(shù)字“燕喜”二字。校徽為書畫家楊芝泉所設計。;沼覀(cè)有一“燕”,左側(cè)有一“喜”。牌坊右門的頂上有“戈飛”二字,左門的頂上有“鵬搏”二字。中門兩側(cè)對聯(lián)分別為,上聯(lián)“吏部文章高北斗”,下聯(lián)“連州水石冠南陬”。上聯(lián)旁邊小注為“明進士福寧游太初燕喜亭詩刻亭右石上字小痕淺風雨剝蝕墨跡半湮今節(jié)錄于此”,下聯(lián)旁注為“中華民國二十九年元旦邑人楊芝泉書”。牌坊背面門頂有“引人入勝”行書大字,中門二聯(lián)為“天澤涌泉流入與雙清尋活水,巾峰垂地脈境緣一覽小群山”。2011年連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連州市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受《中華人……[詳細]
燕喜山摩崖石刻
  燕喜山摩崖石刻位于連州市連州鎮(zhèn)風景名勝區(qū)燕喜山內(nèi)。燕喜山因韓愈作《燕喜亭記》而得名。那里現(xiàn)存宋、明、清石刻17題,其中以宋的題刻最多,有向宗道、陸琮、金杰、李宗儀、張聞、譚粹、韓揭等人的題名,俱在熙寧、元豐間。南宋抗金名將張浚題名,鐫于紹興十九年(1149年)。題名云:“紫巖張浚攜子拭游燕喜亭。陽山唐斌、陸宗諤、歐陽獻可、歐陽相,武夷□翔,湘僧元真,蜀僧宗范、大祁同來;仕渭核惹迕髑耙蝗湛!睆埧#瑵h川綿竹(今四川綿竹)人。進士出身。建炎三年(1129年)任知樞密院事,力主抗金。紹興五年為宰相。他于諸將中重用岳飛、韓世忠。秦檜執(zhí)政后,被貶連州居住。其子張拭字敬夫,南宋學者,隨父至連州貶所,筑室研經(jīng)于巾峰山下,并講學于斯。作有《連州八詠》詩。明萬歷年間(1573-1620年)進士刑部郎中游樸游燕喜亭詩刻,其中“吏部文章高北斗,連州水石冠南陬!眱删洌苣芨爬ū憩F(xiàn)燕喜山在歷史和風景方面的價值……[詳細]
連州惠愛醫(yī)院舊址
  在雙喜山連州市二中校園內(nèi),有一座青磚青瓦結(jié)構(gòu)的19世紀西洋式兩層瓦蓋房默默聳立著,這就是惠愛醫(yī)院舊址,當年紅七軍的傷病員曾在這里治療。它建于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是美國長老會在連州風景區(qū)雙喜山上建的基督教建筑群(包括男醫(yī)局、女醫(yī)局、禮拜堂、基督教學校)之一,至今已達百余年。因年代久遠,原惠愛醫(yī)院10多處老屋已拆舊建新,僅存的此屋作為紀念物而保存下來(原男醫(yī)局),占地面積278.77平方米,高10.2米,長25.12米,寬10.9米,地面、樓面與走廊均以木板鋪就,四周走廊圍有古式木制欄桿;頂層為0。1996年8月,連州市政府批準將“惠愛醫(yī)院———紅七軍傷病員治療處”列為市(縣)級革命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9月,由文化局、博物館主持,對其進行了全面修繕。2008年,升格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11月8日,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fā)出《關于公布第五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通知》,惠愛醫(yī)院……[詳細]
燕喜山四角樓(連縣抗戰(zhàn)紀念館)
  連縣抗戰(zhàn)紀念館前身是燕喜山四角樓,位于今日的連州中學校園內(nèi),始建于1916年,由連州城雅窯崗人張家齊所建。該樓單檐歇山頂,上為陰陽板瓦面,正脊板瓦疊置。設木樓梯、木樓板,西面一、二樓設磚砌檐柱的回廊?箲(zhàn)時期,廣東省政府機關多次搬遷到連縣辦公。后來中共地下黨曾在此作為秘密聯(lián)絡、開會地點,是連州市較重要的文物建筑,具有較重要的歷史文物價值,2011年7月公布為第二批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連縣抗戰(zhàn)紀念館一樓館內(nèi)以華南抗戰(zhàn)背景、五遷連縣、連縣黨組織在抗戰(zhàn)時期的活動、大事記、戰(zhàn)時省會、戰(zhàn)時廣東兒童--、名人留蹤、連縣之殤等篇幅詳細展示了連縣軍民的抗戰(zhàn)歷程。二樓為李漢魂會議室、辦公室、寢室的場景復原。2011年連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連州市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保護。保護范圍:以文物建筑本體為中心向外延伸30米;建設控制范圍:從保護范圍向外延伸30米。……[詳細]
馮達飛故居
  馮達飛故居位于連州市東陂鎮(zhèn)豆地坪(現(xiàn)名達飛巷)。建于清光緒八年(1882年),磚木結(jié)構(gòu)平房,三開間,硬山頂。面寬10.24米,進深14米,高7.5米。大門與大廳之間辟天井,左右是廂房,大廳中懸掛1950年連縣人民政府授予的“光榮之家”橫匾。馮達飛(1899~1941年),連縣東陂(今屬連州市)人。第一次國內(nèi)革命戰(zhàn)爭時期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黃埔軍官學校學生,曾留學蘇聯(lián)。1929年回國后到廣西工作,同年12月參加百色起義。歷任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七軍第二縱隊司令,湘贛軍區(qū)紅軍四分校校長,紅八軍代理軍長等職。1941年在皖南事變中犧牲。2002年7月17日,被列入第四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騎田嶺古道
  騎田嶺古道位于清遠市連州市大路邊鎮(zhèn)順泉村。雖然沒有大庚嶺那么熱鬧,但年齡卻比大庚嶺更老。這里擁有五嶺里最早的古道。對封建時期的兵家來說,它的戰(zhàn)略意義也十分重要,甚至嶺上的陽山關還用天險地勢擋住了漢軍的進攻,成就了南越王趙佗的皇帝夢。騎田嶺秦漢古道,是內(nèi)地通往嶺南的最早官道,中原先進文化的先聲由此“咽喉”傳遞而來。趙佗率領的秦軍是開山之祖,東漢章帝時,大司農(nóng)鄭弘奉命拓寬此道!按寺芬婚_,中原之聲近矣,然后五嶺以南人才出矣,財貨通矣,遐陬之民俗變矣!保ā顿Y治通鑒·鄭弘傳》)如今連州市大路邊鎮(zhèn)順頭嶺上還完好存有八千八百多級古道石階以及南天門、廣蔭亭、懷清亭、驛站伙鋪、順泉井等古跡。……[詳細]
巾峰山摩崖石刻
  北宋連州巾峰山摩崖石刻位于連州市連州鎮(zhèn)東郊巾峰山麓。北宋熙寧元年(1068年)周濂溪游巾峰山題“廉泉之源”四字,高0.96米,寬4米。正書,字徑0.75米。《粵東金石略》載文:“周子為廣東提刑游巾山,刻‘廉泉之源’四字于石壁,結(jié)構(gòu)樸拙而筆筆不茍,穆然有道氣象,令人起敬!敝苠ハ1017~1073年),名敦頤,道州營道(今湖南道縣)人。北宋哲學家,宋代程朱理學(即道學)的創(chuàng)始人。曾任大理寺丞,太子中舍簽書、廣東轉(zhuǎn)運判官等官職。著有《太極圖說》、《通書》和《周子全書》等。1981年連縣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7月17日,被列入第四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龍口村墓群
  龍口村墓群位于連州市鎮(zhèn)龍口村下樹山。1963年發(fā)掘西晉至唐代墓葬13座,出土一批很有價值的文物。多數(shù)是磚室墓,形制各異。墓磚多為紅色,印有葉脈紋、波浪紋、網(wǎng)紋和 “永嘉四年庚午歲六月卅日立”、“永嘉六年六月立”的紀年銘文等。出土文物有碗、罐、缽、盤、燈盞等陶瓷器和陶屋、灶、倉、井、鴨等冥器,以及犁田耙田等陶制模型,還有銅缽、銅錢、鐵剪、鐵三腳架等器物,共60多件。西晉墓中的模型器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陶質(zhì)堅硬,多作灰色,拍印細方格紋。陶牛的兩角長大彎曲,體肥足短,與水牛形象完全一致。水田模型有陶塑的人在駛牛犁田耙田,為研究兩晉時期粵北地區(qū)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提供了重要的實物例證![詳細]
連州革命烈士紀念碑
  連州革命烈士紀念碑位于連州中學東170米。始建于1958年,是為紀念連州市在歷次革命斗爭中犧牲的革命烈士而建,1997年擴建后遷建于現(xiàn)址。紀念碑坐北向南,由基座、碑座、碑身組成,外貼花崗巖瓷片,碑身上鑲“連州革命烈士紀念碑”銅字,基座周圍設漢白玉欄桿。連州革命烈士紀念碑被列為清遠市愛國主義傳統(tǒng)教育基地。1996年連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連州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保護。保護范圍:以文物建筑本體為中心向外延伸30米;建設控制范圍:從保護范圍向外延伸30米![詳細]
12、臥龍亭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臥龍亭
  臥龍亭位于連州市連州中學燕喜山上。南宋紹興年間(1131-1162)連州知州陳奕興建,因亭側(cè)有臥龍石而得名,多次重修,現(xiàn)存建筑為中華民國二十七年(1938)重修。亭坐面向北,單檐布瓦歇山頂,綠琉璃瓦當剪邊滴水,磚砌四檐柱,內(nèi)置四木金柱。1996年7月連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連州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保護。保護范圍:以文物建筑本體為中心向外延伸30米;建設控制范圍:從保護范圍向外延伸30米。……[詳細]
連州進士亭
  連州進士亭位于連州市西岸鎮(zhèn)沖口村。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為紀念北宋皇祐年間該村人陳銓、陳鑄兄弟兩人同登進士,激勵后學而建。亭為木構(gòu)建筑,重檐歇山頂,12柱穿斗式梁架,通高5.2米,占地面積63平方米,脊款“大清乾隆四十八年歲次癸卯季秋十八日建”。亭后建有陳氏宗祠,是該村陳族家廟,兼祀陳氏兄弟。此祠建筑采用傳統(tǒng)的磚木結(jié)構(gòu)形式,三進院落,硬山頂。清光緒五年(1879年)重修。1981年連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城隍街水井
  清同治《連州志》載,水井始建于明嘉靖乙未年(1535)冬,因為長時間不下雨,判官佘學勉命人在慧光塔南面,光孝寺門前鑿出兩個水井,分別稱惠泉井、麗澤井,并為之作序銘。兩井均用青磚砌成圓形井壁、用青石塊鑿成圓形井沿,鑲于井壁上。2011年7月連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連州市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保護。保護范圍:以文物建筑本體為中心向外延伸30米。建設控制地帶:從保護范圍向外延伸30米![詳細]
15、君子池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君子池
  南宋紹興年間,連州知州陳奕為了紀念北宋時的著名理學家周敦頤,在燕喜亭前修建“君子池”。唐貞元二十年(804年),因韓愈在此作“燕喜亭記”,載“池曰:君子之池”而得名。原池淺小,九十年代連縣人民政府撥款鑿疏成現(xiàn)狀。2011年連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連州市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保護。保護范圍:以文物建筑本體為中心向外延伸30米;建設控制范圍:從保護范圍向外延伸30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