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漢川縣旅游

漢川縣文物古跡介紹

神靈臺遺址
  神靈臺遺址位于田二河鎮(zhèn)神靈臺村,遺址高出地面約2.5米,東西長120米,南北寬100米,總面積約為12000平方米。距地表50公分為文化層,厚約1.5米,上層灰土含陶片較多。下層褐黃土,土質較硬,含少量紅燒土和陶片。根據(jù)采集標本分析,屬于湖北龍山文化的陶器有陶罐口沿殘片,泥質灰陶和灰紅陶較多,白灰陶極少,一般為輪制、高領,口沿向外微卷,肩部飾有繩紋,灰高領罐則為素面,陶紡輪一般也是素面,紅底黑衣。該遺址從1976年以來出土了大量石器,有單孔石鏟、石斧、陶球,石鐲等40余件。屬于西周時期的文物有陶鬲足殘片、紅灰陶、上飾繩紋,有的肩部飾細繩紋。同時還出土了唐宋時代的釉陶罐、高領瓷壺,上述釉陶可能為這一時期的墓內隨葬品。歷史傳說神靈臺,相傳為曹操破荊州以后,由此下東吳,命其八十三萬人馬,各用佩帶的戰(zhàn)刀戳一刀土而稱刀尖臺,因曹操人馬多,一個一刀土使之一夕而成,不知底細者以為是神靈效應稱神靈臺。地名……[詳細]
烏龜山遺址
  烏龜山遺址位于漢川市境的南河鄉(xiāng),有座形如烏龜?shù)男∩。烏龜山為石灰(guī)r石層的小山,高約50米,古代三面臨水,適于人群棲住。1972年冬,當?shù)厝罕娫诓墒瘯r,發(fā)現(xiàn)雙孔石鏟1件、方納馬象牙化石1枚以及劍齒虎牙和腫骨麓角化石等。1973年,湖北省考古隊在此調查發(fā)掘發(fā)現(xiàn)了古文化層。第一層厚一米左右,出土有素面陶紡輪的灰陶片,陶鬲殘片多為附加堆紋、繩文等,此外還有銅魚針以及銅器殘片。第二層厚一米,出土紅陶較多,多為繩紋,手制,并出土了石斧、石錛、石鏟、燒紅土、隔鬲足等計50余件。根據(jù)以上器物的特征,第一層為西周時期的文化層,第二層為新石器時代文化層。1973年,漢川縣人民政府將烏龜山公布為漢川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龍門山遺址
  龍門山遺址位于南河鄉(xiāng)南河渡之西,與烏龜山毗鄰,高約80米,系石灰?guī)r層小山,其山西南坡陡臨水,東北坡斜平,延伸至南河渡。該地系一古代集鎮(zhèn),由于地理變遷而淹沒,現(xiàn)為一自然村落。該遺址距地表80-100公分深處為文化層,厚達1.5米,文化內涵豐富,有紅燒土、人骨、獸骨。陶片較多,以紅陶夾砂為主,兼有少量黑陶,多為細繩紋。遺址長200米,寬150米,總面積約30,000平方米。該遺址于1981年發(fā)現(xiàn),從采集的標本分析,屬烏龜山遺址同時期文化類型![詳細]
何羽道烈士墓
  何羽道烈士墓位于漢川市南河鄉(xiāng)鳳凰村蘭家?guī)X灣。何羽道(1882-1928),字翼人,湖北漢川人。1906年東渡日本求學,加入同盟會。1917年回國,在武昌中華大學等校任教。后參加國民黨,第一次大革命時期,先后擔任國民黨湖北省黨部監(jiān)察委員、執(zhí)行委員、常務委員等職。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28年犧牲于漢口。墓建于1985年,坐東朝西,水泥澆筑,砌有圍墻。墓碑高4·06米,碑文為-題寫,碑陰刻何羽道生平事跡。(第三批)……[詳細]
霍城遺址
  霍城遺址位于漢川市城關鎮(zhèn)霍城村,新石器時代、周遺址。面積約7·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2·5-3米。采集有石斧和陶片。新石器時代陶片以泥質灰陶為主,夾砂紅陶次之,紋飾有籃紋、方格紋、弦紋,器形有鼎、罐、豆等。周代陶片以夾砂灰陶為主,泥質紅陶次之,紋飾有繩紋、弦紋,器形有鬲、甕等。(第三批)……[詳細]
城隍臺遺址
  城隍臺遺址位于劉家隔西北一公里處,長1000米,寬800米。其文化內含為五代至元朝的遺存。在地下1米左右,有大量的磚石瓦礫,整齊的街道,被燒過的紅土。1969年開挖漢北河時,在其遺址挖出幾口木井、磚井、古墓、房基,出土有唐宋錢幣、銀塊、劍矛,以及大量的青花瓷片、綠瓷片、土陶罐、大筒瓦等![詳細]
曬網(wǎng)臺遺址
  曬網(wǎng)臺遺址新石器時代遺址,位于漢川市垌冢鎮(zhèn)興隆村,面積約2.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3米左右,內涵豐富,曾經(jīng)發(fā)掘,發(fā)現(xiàn)房址、環(huán)壕、墓葬等遺跡,出土大量石器、陶器(片)。該遺址對于研究新石器時代人類聚落形態(tài)和這一地區(qū)歷史文化具有重要價值。(第五批)……[詳細]
馬口窯址
  馬口窯址明清時期遺址,位于漢川市馬口鎮(zhèn)東南一帶,為流傳數(shù)百年的民間窯址群,包括喻家窯、楊家窯、困水窯、徐家窯、黃崗窯等,工藝獨特,產(chǎn)品遠銷國內外。該遺址對于研究古代民間工藝、商業(yè)交通和當?shù)氐臍v史文化具有重要價值。(第五批)……[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