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新疆旅游

新疆文物古跡介紹

垂吉爾塔格山巖畫
  垂吉爾塔格山巖畫,位于托克遜縣城西北55公里處,是國家AAA級景區(qū)。在十幾、二十公里長的柯爾加依溝的山丘石壁或墜落的土黃色砂巖上,分布著數(shù)十幅栩栩如生、形態(tài)各異的古代巖畫。巖畫有放牧、狩獵和引水灌溉等圖案,以動物為主,有鹿、駱駝、豹、虎、狼、狗,最多的是大角羊。畫中得人物或行或立,或射箭或騎駱駝,他們頭戴大皮帽,腳穿長腰靴,腰部束帶,雄姿勃發(fā)。垂吉爾塔格山巖畫線條流暢,稀疏均勻,布局合理,鑿刻技藝高超,真實地反映了古代人生活放牧的情景,是新石器時代的作品![詳細]
克孜爾千佛洞
  克孜爾千佛洞位于新疆自治區(qū)拜城縣東南約60公里處?俗螤柺蔷S吾爾語的譯音,是“紅色”的意思。洞窟開鑿在木札提河北岸明屋達格山的峭壁之間。現(xiàn)存洞窟有編號的有236窟,其中的洞窟形制較為完整、壁畫遺存較多的約占三分之一。根據(jù)洞窟的形制特點、壁畫的題材和藝術風格等方面的原因分析,并經(jīng)放射性碳素斷定時代,石窟主要是四至八世紀的遺存,可大致分為早、中、晚三期,是龜茲石窟的典型代表。克孜爾千佛洞的窟形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供僧徒禮佛觀像和講經(jīng)說法用的支提窟,一種是供僧侶居住和坐禪用的毗訶羅窟。支提窟中有的是大像窟,廟室高大,窟門洞開,正壁雕塑立佛;有的是中心柱窟,主室作長方形,內設塔柱;還有的是方形窟。毗訶羅窟又稱為“僧房”,多為居室加兩甬道式的結構,室內有灶炕等簡單的生活設施。這些不同類型和用途的窟,有規(guī)律地修建在一起,組成了一個個的小單元,從配列的情況來看,每個單元可能就是一座佛寺?俗螤柷Х鸲吹乃芟瘛[詳細]
劉平國治關亭誦石刻
  介 紹 這是一塊在新疆阿克蘇拜城縣城東北約150公里的博扎克拉格溝口的巖石,距地面尺許,石上刻有陰文隸書,尚存漢字101個。主要記述龜茲左將軍劉平國率秦人(漢人)孟伯山、狄虎貧、趙當卑等6人來此鑿巖筑亭,稽查行旅,并在此東邊修建關城的事跡。時代為東漢永壽四年(公元158年)。 石刻附近存有漢代石壘遺跡,溝外平川上有古城廢墟。在此石刻附近還有一段“敦煌淳于伯作此誦”的刻字。此地在漢代當為新疆南部通往伊犁河流域的重要交通孔道之一。新疆阿克蘇市……[詳細]
哈密境內烽隧遺址
  哈密絲路烽燧是古代的報警系統(tǒng),它往外與長城并存,組成一個完整的軍事防御體系。哈密地區(qū)最早的烽燧建于唐代,現(xiàn)境內尚遺存唐烽燧4座,這就是哈密二堡的拉克蘇木烽燧、柳樹泉的下馬不拉克烽燧、巴里昆三塘湖烽燧、伊吾前山闊吐爾肖納烽燧。它們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而現(xiàn)今保存的絕大部分烽燧則都是清代建筑的。目前烽燧分布密度最高的是巴里坤縣城往西至薩爾喬克一線,這里每隔2—3千米就有一座,連綿相望有13座之多,城如岑參詩所云:“寒驛遠如點,邊烽互相望”。……[詳細]
托庫孜薩來塔格石堆墓
  托庫孜薩來塔格石堆墓沿托庫孜薩來塔格山腰北行,距離托庫孜薩來塔格寺廟遺址北約500米處,發(fā)現(xiàn)兩處較完整的石堆墓遺址,2座墓葬相距20米,墓葬由質密的黑色石塊堆砌而成,墓葬規(guī)格:長2.5米,寬2米,墓呈橢圓形,其中一座石堆墓中心有一塊高50厘米、厚40厘米、寬50厘米的方形石塊,石塊上有規(guī)則地布滿人工雕鑿過的痕跡,另一座石堆墓中心沒有大石塊,但在墓堆西2米處有兩塊大石頭與第一座墓中心石塊相當,似乎是人為挪動所致。這兩座石堆墓在托庫孜薩來塔格屬首次發(fā)現(xiàn)。……[詳細]
溫宿阿古柏古城遺址
  阿古柏古城位于溫宿鎮(zhèn)老龍泉東北100米。清同治六年(1867年),阿古柏侵略軍侵占溫宿后,修筑此城,盤居10年之久,故當?shù)厝朔Q之為阿古柏城。城墻按地勢而筑,西面、南面不見墻垣,北墻殘長80米,墻基寬2.2米,頂寬1.8米,用土坯筑成,墻高2米。在城中部有l(wèi)座120米長的方形土臺,高約10米,部分地段已塌毀,黃土臺約6米處的斷面可看出文化堆積層,其中有獸骨層、炭灰層和夾存的陶片、石膏片等。城內東北角有相毗連的土坯墻建筑物。經(jīng)考古人員考證定為官衙署![詳細]
平定準噶爾勒銘碑
  平定準噶爾勒銘碑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昭蘇縣城西南60公里的格登山上。平定準噶爾勒銘碑座兩面雕刻萬里碧波烘托出一輪朝日的圖景,碑身兩面豎書陰刻四種文字的碑文,正面為滿文和漢文,背面為蒙文和藏文,其中漢文碑文共計8行240字,用四言葉韻體寫成,碑文由乾隆皇帝親撰,記述乾隆二十年(1756年)清軍在格登山平定準噶爾部叛眾,叛軍首領達瓦齊逃竄南疆,終被烏什回部阿奇木堆集斯伯克擒獲并押交清廷這一歷史事件的經(jīng)過,贊頌格登山之戰(zhàn)中參戰(zhàn)勇士的英雄精神![詳細]
夏羊塔克古城
  介 紹     夏羊塔克古城位于距民豐縣城東北部約150公里地帶,安迪爾牧場東面部27公里處,該古城是一城池遺址,整個城池由三部分組成,即佛塔、提英木古城和道孜勒克古城三部分。三部分約成線狀分布,核心部分自成一體,呈聳立四角形,墻體用粘泥土砌成,至今完好無殘地保留著。 東南部有附城二座、城內有民房遺址。西部500米處有一座高達10米的佛寺塔遺址。該遺址據(jù)測算,當屬公元前206年到公元790年之間,約西漢至盛唐時代。新疆和田……[詳細]
吐拉戍堡遺址
  吐拉戍堡遺址吐拉戍堡遺址,[大尤都斯鄉(xiāng)西南面·唐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戍堡平面呈方形,東南角筑一烽火臺。因鹽堿腐蝕嚴重,戍堡的構筑方法不清。其東西墻垣長65米,南墻垣嘗2、北墻垣長69米,面積約4257·5平方米。墻基寬5米,頂部寬2·5米。北墻中段有一寬7米的缺口,東北、西北和西南角隅有斜向伸出的垛墻。烽火臺以土坯夾夯土層的方式修筑,平面為方形,南北長24米,東西長14米,殘高約10米。剖面呈梯形狀。在戍堡內采集到一些陶片,……[詳細]
310、古墓石人
古墓石人
  古墓石人位于新疆博樂溫泉縣哈日布呼鎮(zhèn)西北約25公里處的阿日夏特草原,分布著較密集的石人石堆墓葬,這些墓葬形制規(guī)格不一,有圓陣、方陣,還有在圓陣外圍用卵石擺成“放射形狀”的,總計多達數(shù)百個,在這些墓葬中,有兩座東西相距500余米的石人石堆墓,東面的石人面向東偏北5度,高出地面1.45米,為白砂巖石的全身雕像,圓臉、大目、八字胡須,身著反襟大衣,腰系寬帶,右手持杯,左手杖刀,頸戴項圈,足蹬皮靴,腰帶上還佩有一把小刀,刻法比較精細。 ……[詳細]
大西溝廟
  大西溝廟大西溝廟又稱福壽山廟,是清代新疆最大的道教活動場所,古時大西溝廟有廟會,每年農(nóng)歷6月20日開始,到7月7日止,長達17天,廟會期間唱大戲、耍把戲,還有各民族的商販在此擺攤設點,前來上香求神的人絡繹不絕,香客遠至烏魯木齊、哈密等地。早在1221年,著名道士長春真人,隨成吉思汗西征,途經(jīng)伊犁阿力馬里城時,就有道教弟子請他前去講道。當時的大西溝廟名振四方,吸引著內地、中亞的四方游客。亞洲獨有的珍稀野生林果櫻桃李就在此處![詳細]
拜吐拉清真寺宣禮塔
  拜吐拉清真寺宣禮塔 拜吐拉清真寺宣禮塔位于伊寧市新華東路,相傳建于1773年﹙清乾隆三十八年﹚。是清政府直接撥款在伊犁修建的第一座伊斯蘭教寺院。該寺占地面積約為1800平方米,由宣禮塔、禮拜殿、講經(jīng)堂組成。目前,除保留宣禮塔外,禮拜殿、講經(jīng)堂已被拆除,原址上已建成一座具有濃厚伊斯蘭建筑風格的現(xiàn)代化寺院。宣禮塔坐西向東,攢尖頂,占地面積158.5平方米。東西長12.7米,南北寬12.4米,高18.3米,共有四層![詳細]
布扎克墓地
  介 紹 位于和田市西南18公里不扎克鄉(xiāng)綠洲南緣,東西長800米,南北寬400米。1983年以來多次發(fā)掘,出土一批保存完整的彩棺,棺中尸體身著華麗的絲織衣物,時代為五代。這里是古代于闐居民的墓地,對研究其歷史文化具有重要的補史和證史作用。   新疆和田……[詳細]
和田約特干遺址
  和田約特干遺址位于和田市西11公里處的巴格其鄉(xiāng)艾拉曼村境內,北為海力其崖,東為阿拉勒巴村和亞蘭干村,平均拔1362米,該遺址是古代于闐地區(qū)重要聚落遺址,從現(xiàn)代遺址的分布看,遺址無任何古建筑痕跡,城池輪廓不詳,歷代出土文物均來自于距地表5米以下的文化層,文化層厚達3米左右,在遺址的東北角有一處裸露于地表的文化層,陶片密集分布,歷代出土的文物有陶俑、陶器殘片、古錢、玻璃片、珠子、金質鑄像、畫押、玉塊、骨頭等文物,陶俑多為人物、動物等![詳細]
破城子古城遺址
  破城子古城位于博孜墩鄉(xiāng)東北25公里,天山夏塔古道南出口要隘。建成年代不詳。古城東依木扎特河,西依庫勒克代爾亞斯山,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城址整體為不規(guī)則長方形,面積約18400平方米。墻垣殘高約3.5—4米,城角設有觀望樓,樓頂直徑5米,樓底直徑為8米,樓高5米.城墻及觀望樓均為卵礫石和黃泥土混筑。北墻西北角與西山崖之間連接一道石頭砌成的欄墻,長100米,高1.5米,在欄墻中段的偏北處,有一石頭筑成的高臺,高約3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