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山東省 > 淄博市 > 淄川區(qū)旅游

淄川區(qū)文物古跡介紹

馬鞍山抗日遺址
  馬鞍山位于淄川區(qū)太河鎮(zhèn)的淄河片區(qū),因其形似馬鞍而得名,主峰海拔618米,總面積25.6平方公里,是集歷史文化、革命傳統(tǒng)教育和自然風光于一體的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基礎設施功能完備。為緬懷抗日先烈,激發(fā)子孫后代的愛國主義熱情,發(fā)揮其愛國教育的社會服務功能。太河鎮(zhèn)在馬鞍山紀念碑南修建了革命烈士祠堂,里面陳列著205名革命烈士的靈牌,展示了馬鞍山抗日保衛(wèi)戰(zhàn)的英雄氣概和不朽功績。在馬鞍山西峰下修建了馬鞍山抗戰(zhàn)紀念館和紀念碑,總建筑面積400平方米,上下兩層環(huán)廊式建筑;紀念碑呈“三八式步槍”狀,高11.9米,象征著1942年11月9日發(fā)生的馬鞍山抗日保衛(wèi)戰(zhàn),原政治局委員、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長-上將為馬鞍山抗戰(zhàn)紀念館和紀念碑分別題寫了“馬鞍山抗戰(zhàn)紀念館”、“馬鞍山抗戰(zhàn)紀念碑”。同時,對馬鞍山主峰上山路、戰(zhàn)斗指揮部、英雄石碾等戰(zhàn)斗遺址進行了維修加固和保護修復。2014年5月至8月,太河鎮(zhèn)聘請專業(yè)單位對馬……[詳細]
蒲松齡故居(紀念館)
  蒲松齡故宅位于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qū)蒲家莊。蒲松齡(1640--1715),字留仙,又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蒲松齡性穎慧,文冠一時,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應童子試,“以縣、府、道第一補博士第子員”。但自此以后屢試不第,直到71歲的古稀之年,授例成為“歲貢生”。他一生秉性耿直,憤世疾俗,常借狐鬼故事對當時-現(xiàn)象進行諧謔,其文章詭詼塊壘,自成一家。主要著作,除譽滿中外的《聊齋志異》外,還有文集13卷400多篇,詩集8卷900多篇,詞1卷100多闋,以及俚曲14種。戲三部、雜著5種。蒲松齡故宅包括故居舊址、附近住宅、柳泉以及墓園,現(xiàn)辟為蒲松齡紀念館。故居坐北朝南,兩進,西有側院,青磚黑瓦,木欞門窗,為當地民宅樣式。郭沫若1962年題寫的“蒲松齡故居”的金字門匾,高懸于故居大門。故居正房為磚石、土坯結構的普通民房,木欞門窗,房內路大荒手書的“聊齋”匾額迎門高懸,匾下懸掛著蒲松齡74歲時江南著名畫家……[詳細]
河東慘案紀念地
  河東慘案紀念地位于淄博市淄川區(qū)羅村鎮(zhèn),年代為1938年。1937年“七七”事變后,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于同年12月27日侵占了淄川縣城。為了迅速建立統(tǒng)治秩序,日軍派遣漢奸走狗四處網羅地方反動勢力,竭力進行欺騙宣傳,開展所謂“宣撫安民”活動。河東村是淄川羅村鎮(zhèn)的一個較大村莊。解放前,全村有630戶人家,1700多口人。二十年代末,該村村民張榮修,為了防匪保家,拉起了封建迷信組織“鐵板會”。經過十多年的發(fā)展,其會員遍及河東、羅家莊、楊家寨、龍口、馬尚等地。隨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加深,鐵板會會員紛紛投入反日抗日斗爭行列。1937年底,河東村鐵板會首領張榮修曾先后兩次應馬尚村鐵板會之邀,派人幫助他們攻打侵占周村的日軍。因武器原始,又缺乏正確的指揮而失敗。但是,此反抗之舉引起了日軍的特別注意,“鐵板會”被日軍視之為眼中釘、肉中刺。1938年1月27日,日軍指派漢奸張克順、維持會田某和“宣撫班”班長魯某……[詳細]
忠親王祠
  忠親王祠位于淄博市淄川區(qū)般陽街道。年代為清。2013年,忠親王祠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忠親王祠坐落在山東淄川城里大街185號,坐北朝南,清代建筑風格。兩進院落,雕梁畫棟,碑刻花廊,苗木繁盛,占地面積585平米,是清廷為紀念晚清名將僧格林沁建造的。僧格林沁在淄川鎮(zhèn)壓劉德培農民起義軍為清立有戰(zhàn)功,死后,清廷慈禧太后特命在其戰(zhàn)斗過的淄川建立忠親王祠以示紀念。忠親王祠,又稱王爺廟、僧爺廟,坐北朝南,以原韓忠烈公祠及張、沈二公祠舊址建造,創(chuàng)建于清同治四年,原建筑為三進院落和后花園。正殿3間,東西兩疣各3間,大門、二門各3間,二門外東西官廳各3間,道房2間,廚房2間。正殿供忠親王像,左右侍郎、總兵配兩廊,祀從征陣亡將官。王祠西疣,正殿兩頭各建廟1間,左祠韓忠烈公,右祠張沈二公。戰(zhàn)亂年代,原建筑已遭損壞,F(xiàn)存淄川的忠親王祠為前后兩進院落,建筑正殿3間,東西廂房各3間,東西配……[詳細]
牛記庵牛角溶窟
  牛角溶窟,相傳有一老道讓一老農種植一西瓜,在九九八十一天成熟之日用其砸牛,耕牛會變成金牛,誰知老農八十天就摘了,只砸下牛頭,牛角滾落于此一半是金一半是木,形成此洞。牛角溶窟長達120多米,雨季,大水流成瀑布順崖而下,形成一道靚麗壯觀的水簾洞景觀,冬天融化的冰雪隨流隨凍,使溶窟上方掛滿冰柱,像一串串閃閃發(fā)光的白玉,美哉壯麗。 據《王氏族譜》記載,四百年以前,王氏祖先為了躲避王漁洋皇宮奸臣所害之災,逃到此地,首先在溶窟里居住,當時叫大石屋,后來逐步遷出石屋,這里成了百姓存放秸稈和推碾磨的地方。大溶窟是一自然禮堂,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曾在大溶窟里扎臺唱戲,溶窟內外容納了四外八莊前來看戲的幾百人。 地址:淄博市淄川區(qū)昆侖鎮(zhèn)牛記庵村 門票:50元;停車費20元 電話:0533-5555999 開放時間:全天開放……[詳細]
6、三教祠
三教祠
  三教祠位于旅游南線,是昭陽洞古建筑群重要組成部分,石質建筑,巧妙嵌于天然石洞之間,供奉儒、釋、道三教,故稱三教祠。門兩側對聯(lián):“未明人妄分三教,了得底同悟一心”,橫批:三教同垣。三教祠南側有三股清泉,水質特佳,叫做“三映泉”。地址:淄博市淄川區(qū)太河鎮(zhèn)峨莊鄉(xiāng)石溝村電話:0533-5036666開放時間:8:30-18:30周邊公交信息:67路、39路交通參考路線:從淄川長途汽車站進入淄城路,行駛730米;左轉,進入頤澤將軍大道,行駛4.0公里;請直行,進入淄礦路,行駛980米;請直行,進入崇正路,行駛2.4公里;進入淄中路,行駛20.5公里;請直行,進入X006,行駛3.0公里;請直行,進入淄中路,行駛8.0公里;左轉,從淄中路到潭溪山旅游區(qū),行駛2.6公里;到達潭溪山旅游區(qū)……[詳細]
7、滿井寺
滿井寺
  滿井寺是在原址上復建的,占地15畝,建筑面積1068平方米。寺廟以雙重斗拱牌坊為入寺山門,建有天王殿、大雄寶殿、三圣殿、鐘樓、素齋房、養(yǎng)生地等殿堂,還有禪塔兩座、-百余尊。據說是當年蒲松齡老先生創(chuàng)作《倩女幽魂》的地方 地址:淄博市蒲家莊中國淄博聊齋城電話:0533-5819258;0533-5826666 開放時間:夏季7:30-18:00;冬季8:00-17:00 周邊公交信息:81路、103路 交通參考路線:從淄川長途汽車站進入淄城路,行駛730米;左轉,進入頤澤將軍大道,行駛4.0公里;請直行,進入淄礦路,行駛990米;左轉,進入聊齋路,行駛980米;右轉,從聊齋路到淄博聊齋旅游區(qū),行駛830米;到達淄博聊齋旅游區(qū)……[詳細]
淄博礦業(yè)集團德日建筑群
  淄博礦務局德日建筑群位于淄博市礦務局機關駐地。年代為清、民國。淄博礦務局德日建筑群位于淄川區(qū)洪山鎮(zhèn)山東能源淄博礦業(yè)集團的辦公區(qū)及周邊區(qū)域,建筑群總占地面積4661平方米,建筑總面積7179平方米。從建筑風格上講,是受西方影響的近代建筑群,是新藝術運動建筑風格特征與簡化的傳統(tǒng)地域風格特征的混合體,其中大部分為德式建筑,部分為日式建筑。一個城市的歷史,就是一個民族的歷史,城市是社會發(fā)展的產物,一個城市的發(fā)展和起源有很多種方式,經濟、政治、戰(zhàn)爭、交通、列強的侵略都可以改變一個城市發(fā)展軌跡,也形成了各個城市不同的發(fā)展歷程和建筑風格。2006年12月7日,淄博礦務局德日建筑群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國務院(國發(fā)[2013]13號)公布淄博礦業(yè)集團德日建筑群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寨里窯址
 。保梗担纺耆械谝淮挝奈锲詹闀r發(fā)現(xiàn),主要分布在淄川區(qū)寨里鄉(xiāng)寨里與大張村之間的高地上,面積約22萬平方米,窯址耕土層下為瓷片堆積層,厚約40~100厘米。經歷年整平土地和局部發(fā)掘,先后出土大量瓷片,均為青釉。器類簡單,多為生活用具,主要有碗、罐、高足盤等。碗深腹,直口,外腹下部無釉,有些碗壁上飾蓮瓣紋。罐為四系,曲腹、平底、灰胎,外腹下部無釉。高足盤呈豆形,下部無釉。這些器物一般造型厚重,制作工藝原始,釉色亦不純正,窯具多用三足支釘,具有早期燒制的特點,該窯址燒造年代為北齊至唐代,是中國目前所發(fā)現(xiàn)的唯一的北方青瓷產地。1984年定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東淄博市……[詳細]
淄博青云寺
  位于淄川區(qū)嶺子鎮(zhèn)槲林村西北,系一佛教寺院.青云寺,舊名上泉庵,始建于明代。據舊縣志載:“(僧)園明,於西南山中創(chuàng)建青云寺者也。寺初名上泉庵。正統(tǒng)中,僧人凈明結茅於此,舍身以為浮屠,開山為田,自耕而食。有徒曰道通,再傳曰德山,皆苦身修行,墾田漸廣,三傳至園明,於正德六年出家,不數年遂成大剎。又於中建精舍數間,招名流讀書其內,百余年來,文人墨士碑版題詠之盛,一時稱最,至今述邑中名勝,以青云寺為稱首焉”。青云寺風景秀麗,北邊的盤山、南邊的九紋山陡峭峻拔、懸崖如削。寺院因勢起屋,上依絕壁,下臨深澗,飛檐雕甍,掩映于綠樹紅花之間,為古淄川縣二十四景之首,以其十景聞名遐邇。十景是:九紋呈彩、四盤據勝、月山晚照、途井涵春、龍臺薦靄、龜林毓秀、輞谷響應、屏壁舒卷、鴿崖繞回、鷹峰崚嶒。青云寺一向為文人墨客雅集之地。歷代多有題詠,留下許多墨跡,有王教、張至發(fā)、張中發(fā)、畢自嚴、唐夢賚、畢際有、蒲松齡等名士撰寫的……[詳細]
蒲家莊民俗建筑群
  蒲家莊民俗建筑群,地址淄川區(qū)城東七里許洪山鎮(zhèn),該村約于宋代建村,初名“三槐村”,以村內有三株大槐樹而名。明初又因村東溝底有一泉井,水滿常溢,故改名“滿井莊”。明中期始以姓氏更名蒲家莊,沿襲至今。 村內建筑多為傳統(tǒng)典型北方農家四合院民居,青磚門樓,灰瓦房,但基本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毀壞,保存完好的不多,F(xiàn)建筑群保持原有民俗風格的典型建筑有位于村中心位置的以蒲松齡故居為主的蒲松齡紀念館建筑群,屬典型明清風格北方農家建筑。2006年被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西坡地窯址
  西坡地古瓷窯址位于西河鎮(zhèn)西坡地村東的高地上,南北約500米,東西約100米,面積5萬平方米。窯址范圍內散布著大量的瓷器碎片,色釉裝飾有白、黑、白地黑花等,多為生活用具,如碗、缽、盆、瓶等。與磁村窯址華嚴寺區(qū)出土的同類器物比較,造型和釉色基本一致,應屬于同一時期。堆積最厚的地方達4米。經專家研究認為,西坡地窯址至遲在金代已經燒造瓷器,并且一直延續(xù)到元代。 2013年,西坡地窯址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13、楊寨塔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楊寨塔
  楊寨塔坐落在淄川區(qū)楊寨村,為仿樓閣式,八面七級。塔身為純磚結構,空心,通高約18米,內有樓梯可直通頂層。頂層為供奉佛像的地方,又可供人觀賞周圍景致。古塔始建年代無資料可證,在明代已視為古跡。在建筑造型及風格上與建于宋代的連云港海青寺阿育王塔極為一致,寺院中的配置與遼金時代所建的山西應縣佛宮寺釋迦塔、內蒙慶州白塔一模一樣。據此推斷,該塔應有近千年歷史。該塔為可供人登攬的七級八角樓閣式磚塔,通高20.76米,石砌底座,磚筑塔身,塔基高1.29米,對徑6.55米,塔底對徑東西4.11米,南北4.17米。每層有券洞或佛龕,四個方向均為不同形式的磚作假窗,北面為登塔入口,登17級臺階到南至二層后,向西登旋轉臺階至6層,塔剎為圓寶頂。塔門上方,嵌有石刻匾額一塊,上 書“阿彌陀佛”四字,落款為“康熙三年丁未季夏吉旦沈荃敬書”。地址:淄博市淄川區(qū)楊萌路附近門票:免費開放……[詳細]
14、前來遺址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前來遺址
  前來遺址位于淄博市淄川區(qū)城南鎮(zhèn)前來村。年代為商-漢。前來遺址,文化內涵豐富,包含從商周至漢代時期遺物,面積為30萬余平方米,文化層厚度約為1米,主要出土器物有灰陶鬲沿、罐沿、甕沿、盆沿、豆盤、板瓦等。遺址破壞嚴重。 2006年12月7日,前來遺址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公孫遺址
  公孫遺址位于淄川區(qū)城南鎮(zhèn)公孫村北約200米,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遺址文化內涵豐富,包含從商周至漢代時期的遺物,面積約6萬平方米,文化層厚度約0.5-2米,主要出土器物有灰陶鬲沿、罐沿、豆、板瓦等。遺址保存狀況一般。2006年12月7日,公孫遺址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