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甘肅省 > 白銀市旅游

白銀市文物古跡介紹

會寧紅軍會寧會師舊址
  會寧紅軍會師紀念地位于中國甘肅省中部的會寧縣古城,它是歷代為兵家必爭的重地。會師舊址的主要建筑有:始建于明洪武六年的紅軍會師樓及古城墻;紅軍會師聯歡會會址--文廟大成殿以及-同志親筆題名的三軍會師紀念塔;-元帥親筆題名的“會寧紅軍會師革命文物陳列館”;紅軍長征將帥碑林等。1936年10月8日清晨,中國工農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三大主力勝利會師于會寧城,標志著萬里長征勝利結束,中國革命開始走向勝利。當時,中央領導曾在西津門樓上開過會,故于1958年將西津樓改建為紅軍“會師樓”。紀念地于1986年建造了高達28.78米,共11層的紀念塔,正面雕刻著-題寫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會師紀念塔”18個大字。而在會寧縣大墩梁和慢牛坡還修建有紅軍長征紀念碑,借以紀念那些在中國紅軍萬里長征中英勇獻身的壯士。1996年,國務院將會寧紅軍會師舊址,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中宣部將會寧紅……[詳細]
2、法泉寺石窟 AAA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法泉寺石窟
  法泉寺石窟法泉寺座落于縣城東十公里處紅山岔內,四周紅色石質山體裸露,山崖下有泉水涌出,以“法門”“清泉”立說,故名法泉寺,是隴上聞名的佛寺之一。法泉寺石窟依山開鑿,始建于北魏時期,唐宋兩代較為鼎盛。現殘留36個洞窟,保存有唐代以來雕塑佛像及壁畫等珍貴文物,具有重要的藝術欣賞和歷史研究價值。唐初大將尉遲敬德曾監(jiān)督修建法泉寺,宋代崇寧五年(1106年)欽賜法泉寺與西安景云寺為上下兩院禪寺,允許會州法泉寺容納五百僧人修行。明朝正統(tǒng)四年(1439年),靖虜衛(wèi)指揮房貴與寺院主持桑迦班丹創(chuàng)建大佛殿、天王殿、伽藍殿、觀音堂等。明代兵部尚書彭澤青年時游學至靖遠,曾寄身法泉巖洞潛心讀書,作有《東山八景》詩及《仙堤賦》等詩文。近代有張大千、于右任、何裕、范振緒、張云錦等文化名人尋訪古寺并留下墨寶。張大千曾題聯:“巖前柱杖看云起,松下橫琴待鶴歸”,臨洮何裕題有“法能護體,地翠千里;泉可洗心,靈映九州”,均已木刻……[詳細]
明長城及沿線城障烽燧
  分布于白銀市的靖遠、景泰,蘭州市的永登、安寧、紅古,武威市的天祝、古浪、涼州、民勤,金昌市的永昌,張掖市的山丹、甘州、臨澤、高臺,酒泉市的肅州、金塔及嘉峪關市?缭7個市15個縣區(qū),全長1200余公里。是防御性軍事設施。另外,在甘南和臨夏兩州境,也有區(qū)域性長城,約200公里,不與主長城接,自成體系。亦是地方防御性軍事設施。 省境長城之走向,西起嘉峪關,向東經酒泉、金塔,然后東南行經永昌、再折北至民勤,又折南而下經武威、古浪,東向入景泰,過黃河至靖遠,沿河南岸東北向,出黑山峽入寧夏。是為主線。另一條復線,自武威涼州區(qū)黃羊鎮(zhèn)以東的東灘分出,向南穿古浪峽、越烏鞘嶺,沿莊浪河,縱貫永登全境,至蘭州西固區(qū)之河口,沿黃河而下,經安寧入蘭州,又東北行,過桑園峽,達靖遠,與主線合而入寧夏同心縣。其中永昌至民勤段與漢長城合用。 長城由城、關隘、敵臺、煙墩、城堡等建筑組成。因地制宜,靈活取用。少數為磚,大都以……[詳細]
石祖娘娘廟
  石祖娘娘山在會寧縣太平店鎮(zhèn)石娘娘山(亦稱蟠龍山)峰頂。遠遠望去恰似一頂皇冠鑲嵌在蟠龍山上。該廟占地390畝,建筑占地30畝,主題建筑包括“石祖娘娘大殿”、“百子圣宮”兩個大殿和“天壇”、“黃天樓”、“山門”五個部分,另外還包括碑臺等附帶建筑。整個廟宇寺觀依山修建,大殿、黃樓、碑亭、門樓、天橋、圣閣、仙池、石洞,樓臺,重重疊疊,美輪美奐。是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談到石祖娘娘廟,人們總會津津樂道有關石娘娘的美麗傳說。傳說在清代,有個青江驛人去四川當麥客趕麥場,回來的路上到一個破廟里投宿,由于困乏也沒有看清是什么神位就倒在供桌前睡著了,睡夢中,見一美麗仙姑朝自己走來,言說自己是石祖娘娘,并央求麥客把她送到甘肅青江驛的盤龍山,驚醒之后仔細觀察,原來廟里供奉的石雕神像乃是石祖娘娘,于是這位青江驛人便將石像抬到自己的獨輪車上,開始了艱難的歸程,走啊走,曉行夜宿,櫛風沐雨,歷經千辛萬苦終于把石像推到了青江驛……[詳細]
永泰城址
  永泰城址位于甘肅省白銀市景泰縣駐地一條山鎮(zhèn)西25公里老虎山北麓,明萬歷三十五年(1607年)筑城,城周約1700米,城垣高12米,四面筑有半圓形城,城門南向,外筑甬城,形似0。現甬城已毀,東北城有損壞,其余保存尚好。城四周有護城河,寬約6米,深1~2.5米,是一道完備的軍事屏障和防御工事,在明清兩代具有重要的戰(zhàn)略地位。據《永泰城記》載,清雍正皇帝二年,忠信公岳鐘琪回鄉(xiāng)祀祖,見龜城之形建議說,永泰城雖建造似龜形,但未有五臟,宜補之,遂在城內為鑿五眼井,以補龜城之五臟,并在北城角設一大池,叫“甘露池”,合諸井并各為二腑,以補龜城地脈,增添龜城之靈氣。古城內原有大佛寺、諸神閣、玉皇殿和數道牌樓等古建筑群。永泰城是一個介于高山、戈壁、黃河、沙漠、綠洲相交匯的地方,得天獨厚的地理優(yōu)勢,給這座古城留下了非常寶貴的人文生態(tài)遺產。從永泰城所處的位置來看,它是蘭州北部的戰(zhàn)略屏障,從這里向東渡過黃河,經高平(……[詳細]
紅山寺石窟
  紅山寺石窟位于白銀市平川區(qū)共和鎮(zhèn)共和村西300米。又名開元寺,據載:元至正十九(1359)年鑿窟修殿,明萬歷十二(1584)年擴建,清乾隆二(1737)年創(chuàng)建窟前木建,古建筑大多已毀,現存1窟,坐北面南,石窟前有雕鑿門闕,進深8、寬6米,券頂,門寬2米,崖前木建為磚木混合結構,硬山卷棚頂殿堂建筑,窟內有釋迦牟尼、觀音菩薩、十八羅漢等。保持基本較好。對研究石窟建筑形制和佛教史有重要價值。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平川區(qū)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位于平川區(qū)西北部的共和鎮(zhèn)境內,省道308線可直接到達。紅山寺亦名開元寺,因座落在紅巖石山上,故稱紅山寺。據寺內石碑記載,紅山寺石窟始建于北魏,明弘治擴建石窟,修大雄寶殿,萬歷十二年(1584)擴建東西殿、法王殿、岳山樓蘇武廟等建筑。乾隆二年(1743)創(chuàng)建窟前木建筑。清道光二年(1822)重新修繕。同治二年(1863)大部分建筑毀于兵火。“文革”時窟內塑像及殿門建筑悉……[詳細]
五佛沿寺石窟
  五佛沿寺五佛沿寺即沿寺石窟。沿寺石窟始建于北魏,唐、宋、明、清時續(xù)修過。石窟中有五尊大佛,又名五佛寺?邇葍膳杂行》鹎ё穑追Q千佛寺。石窟進深9米,寬7米,中間有5米寬方形柱直抵窟頂,塔柱四面開龕,龕內各塑像一尊。前面釋迦佛為清康熙年間重修,其余三尊形態(tài)各異神態(tài)自若,腰細面圓,方頤突出,屬宋代晚期作品,窟后南北二角各塑一尊泥佛坐于束腰蓮座之上,較前者造型高大,金面豐腴,體態(tài)端莊,均內著“僧祗支”下著裙,外著袈裟,其造像特點大抵為晚唐和五代遺存。南北兩壁有模制影塑小佛像七至九排,計有千尊,置于泥塑假石臺布之上,故有“千佛洞”之稱。前面表層壁畫四個菩薩為清代作品?咔盀榇u木結構的三層樓閣,緊接石窟崖面,與石窟巧妙地結合為一體,成為石窟前室。一樓南側置木梯可登二樓。二樓北、東、南三面設繞廊,邊置圍欄,中為佛閣,可達窟內。二樓頂為木制尖頂八角亭,清嘉慶二十年(1815年)重修,基本完好。對面原有磚……[詳細]
8、桃花山石窟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桃花山石窟
  桃花山石窟位于會寧縣會師鎮(zhèn)桃花山社區(qū)。桃花山石窟散布于桃花山北沙溝巖崖上,沙溝長約1公里,寬0.5公里的巖崖分布著土地廟、財神閣、老君洞、三清殿、大圣殿、劉海佛殿、二仙臺、重陽閣、無量殿、藥王殿、文昌宮、魯班廟、三官殿等14處平頂長方形石窟,窟前接磚木結構飛檐斗拱建筑。這些石窟始鑿于宋元時期,部分石窟毀于清同治兵燹,光緒中期曾修復,“文革”中山上所有建筑均被拆除,造像搗毀。20世紀80年代起陸續(xù)修復。1988年7月,桃花山廟宇石窟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中具代表性的石窟有:軒轅殿位于北山巖,窟深4米,寬3米,高2.5米?咔靶巾斒酱u木結構建筑進深4米,寬6米,檐高4米。龕內塑軒轅氏像。法王洞位于北山巖,窟深4米,寬3米,高3米?咔靶巾斒酱u木結構建筑深4米,寬6米,檐高4米。龕內塑孫大圣像。老君洞位于北山巖,窟深4米,寬3米,高3米?咔靶巾斒酱u木結構建筑深4米,寬6米,檐高4米米,……[詳細]
王進寶將軍墓
  王進寶墓位于白銀市平川區(qū)黃嶠鄉(xiāng)玉灣村,坐北向南,處于東北高、西南低的灘地中,當地人稱“將軍墳灘”。墓葬及所存石雕建筑延伸約200米,神道寬約20米,原有17道石雕、建筑和造像,現存自北向南依次為:封土1座、神道碑1通(龜趺6只,螭首5塊)、石牌樓遺址1處、石獅1對、文官石像1對、石馬1對、石牌樓1處、龜趺1對、獅座2塊、器械座1對、東西兩處石亭遺址2處、石牌樓遺址1處、石獅1對、旗桿座1對、上馬石1對。墓葬封土為圓形雙丘,底徑14米,高約3米,為與原配孫夫人合葬墓。另有家族墓距該墓6公里。王進寶墓初建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歷時三年建成,現存石雕及建筑惜毀于文革,但殘骸基本完整,圖案紋飾清晰可見,其規(guī)模宏大,布局考究,石工雕鑿精巧,造型豐富精美,對研究清代喪葬、石結構建筑、石雕藝術和民俗文化都有較高的價值。王進寶將軍墓(1626年—1685年)字顯吾,平川區(qū)黃嶠鄉(xiāng)馬飲水人。清順治五……[詳細]
白銀露天礦遺址
  白銀露天礦遺址位于白銀市白銀區(qū),礦區(qū)占地總面積約913.40萬平方米,被稱為“白銀第一爆”的露天礦一號坑大爆破于1956年2月開始,歷時10個月,掘進巷道1.18萬米,藥室473個,開發(fā)方量4.91萬立方米,充填巷道4780米,消耗01056萬噸,總費用2133.7萬元。大爆破于1956年7月19日、11月15日、12月31日分三次進行,共完成爆破石量903.10萬立方米,是國內首次大規(guī)模爆破工程。露天礦開采了33年,其中一號坑從1956年2月至1984年6月,二號坑從1956年2月至1988年4月。共完成采剝礦巖1013億立方米,提供銅礦石6634萬噸,含銅金屬82.20萬噸;采出黃鐵礦436.40萬噸。產值達39.08億元。露天礦1988年4月閉坑。一采場(一號坑)上部長度1320米,寬度600米,最大深度284米,最終坑底標高1638.5米,最終邊坡角42-45度;二采場(二號坑)上……[詳細]
11、雙龍寺
雙龍寺
  雙龍寺雙龍寺,又名碧云寺,位于蘆陽城西2公里處,距縣城13公里。雙龍寺原為一座完整的寺院,后因大部發(fā)建筑被拆,現僅存前樓和大佛殿,均為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重修。大佛殿坐北向南。面寬3間,前卷后脊頂,每間彩枋3朵。前2層卷檐翹角樓和后面硬山頂大殿組為一體。南北兩面開門,前樓基層門向南開,二樓與后殿地面同一水平。東、西、南3面為繞廊,廊寬1、5米,邊有圍欄。東西兩側有磚砌拱門,與繞廊相通。整個建筑為磚木結構,呈長方形,結構嚴謹,別具一格。寺院東、西有陪殿,兩側有小泉,水自石雕龍口吐出,頗饒風趣。左側山崖下建子孫宮,俗稱懸塑洞宮頂數處滴水,懸泉叮當,永滴不息,清涼泌脾,其左側為假山,上塑小泥人數以百計,千態(tài)百姿,楚楚動人。陪殿及懸塑洞已毀無存。一九三六年,紅軍西路軍過黃河,在有名的景泰條山血戰(zhàn)、雷家峽血戰(zhàn)的前夕,-曾在雙龍寺設立西路軍戰(zhàn)斗指揮部,灰飛煙滅,彈洞前壁,歲月嬗變,50年已過去,……[詳細]
靖遠鐘鼓樓
  靖遠鐘鼓樓位于靖遠縣城中心。原名譙樓,據《道光·靖遠縣志》載:“譙樓在城中大街協鎮(zhèn)署前,基高三丈五尺方周四十丈,樓三層七楹、高五丈五尺。明正統(tǒng)三年(1438)為指揮房貴建,弘治三年(1490)守備曹雄增修,同治五年(1866)毀于兵亂。民國十四年(1925)在原樓基上重修”,F存建筑為重建后所建。建筑面積約972平方米,坐北面南,磚木結構,建樓修于高7.8米的方形臺基上,臺下拱門連通南北大街,樓為三層五楹,樓東西面寬5間(20.8米),當心間寬3.2米,樓高17米,通高24.78米,歇山頂,從第一層起,樓內設木梯可上三層。拱門南額陰書篆刻“瑞豐”二字,為張云錦所書,北額題“天樞”,傳為知縣李志學書,樓上有邑人陳國鈞撰書一聯“此亦天樞,眾星環(huán)拱;嚴然砥柱,萬壑朝宗”。1987--1990年多次加固維修。保存情況較好,對研究建筑工程技術史有重要價值![詳細]
大溝烈士陵園
  大溝烈士陵園位于會寧縣大溝鎮(zhèn)韓岔村堡子社東山腳下,陵園南北長約80米,東西寬約40米,面積約2400平方米。陵園東埋有烈士墓7座,園正中有1985年會寧縣人民政府立的水泥碑一通,上 書-:“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背面碑文為:“解放初期,偽會寧縣常備自衛(wèi)大隊長王匪五田,勾結地方-勢力,成立-組織,妄圖武裝-,顛覆我人民政權,甘肅軍區(qū)警衛(wèi)團某連,于1950年11月奉命剿匪,全殲頑抗敵匪。戰(zhàn)斗中王金鎖、胡吉祥、樊學榮、劉長有、吳尚山、馮煥、周立水等七人,光榮犧牲,特立此碑,以資紀念!睋䲡䦟幹据d:當時有11名指戰(zhàn)員犧牲,其中4名烈士遺骨搬回原籍,故此陵園內有7座烈士墓。陵園西南約50米處,為王五田堡子。當年戰(zhàn)士攻打王五田堡子時犧牲,F園內松柏掩映,莊嚴肅穆,時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保護范圍:以烈士陵園中心為基點,四周向外延伸80米。建設控制地帶為保護范圍外四周向外延伸50米![詳細]
牛門洞遺址
  牛門洞遺址位于會寧縣頭寨子鄉(xiāng)牛門洞村。是一處馬家窯文化馬家窯、半山、馬廠三種類型共存的遺址。面積約16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2米,暴露有墓葬、灰坑等。采集有馬家窯文化馬家窯類型陶片為泥質、夾砂紅陶片,器表素面或飾繩紋,彩陶紋樣有橙、黃、五彩紋、魚紋、鳥紋、圓圈紋、漩渦紋,器形有盆、碗、罐等;半山類型的陶片為夾砂紅、灰陶,多飾附加堆紋,彩陶紋樣有鋸齒紋、水波紋、葫蘆紋,器形有罐、缽、盆、甕等;馬廠類型的陶片為夾砂紅、灰陶,飾粗條附加堆紋,彩陶紋樣有圓圈紋、螺旋紋、波折紋、編織紋,器形有甕、壺、單把筒形杯、石臼、石祖等。遺址保存較好,內涵豐富,不僅對研究馬家窯文化的分布區(qū)域有重要價值,而且也是研究馬家窯文化內涵的重要遺址![詳細]
寺兒灣石窟
  寺兒灣石窟位于靖遠縣北灣鎮(zhèn)天字村東北2公里。又名紅羅寺,窟鑿于紅砂巖崖面上。創(chuàng)建于唐,清康熙、嘉慶年間重修,原有6窟,現存1窟,為平頂式,坐東向西,窟內有石雕一佛一菩薩和唐代造像釋迦、伽葉、阿難、觀音、力士、天王、十八羅漢等泥塑像66尊,高0.03--0.2米?唛T為磚券拱結構,上方有木結構小閣一座,出檐處為斗拱木雕,為清康熙十二(1674)年增建樓基。北崖面上有北魏佛龕一處,距地表高2米,內有浮雕殘跡,配殿和山門毀于清同治年間?咔傲粲袣埍雺K,高1.1米、寬0.81米,殘存133字,記載石窟建立經過,又有清乾隆二十七(1762)年碑兩通,陰刻于南面石窟前半壁紅砂崖上。保存較完整,對研究唐代泥塑藝術有重要價值![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