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壽縣旅游

壽縣文物古跡介紹

21、壽縣古城墻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壽縣古城墻
  壽縣古城墻,是全國屈指可數(shù)的保存完好的城墻之一。由于壽縣地處襟江扼淮的重要位置,千百年來一直是兵家爭奪的軍事重鎮(zhèn)。因此,歷代對其城垣修筑頗為講究,屢毀屢建,日益堅固。保護范圍:城墻墻基外延伸至護城河外堤埂,城墻內(nèi)延伸1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東250米至白骨塔一線,西450米至壽西湖農(nóng)場中學一線,南360米至縣公路站一線,北700米至北關集舊址一線。城墻內(nèi)均為建設控制地帶。……[詳細]
22、劉少海宅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劉少海宅
  劉少海宅位于六安市壽縣,年代為清。光緒廿六年(1900),州人劉少海在北過驛巷設一當鋪,與南過驛巷孫蟠開的“石舟當鋪”南北對峙,時人稱為“南當”、“北當”,非常有名氣。劉少海故居曾經(jīng)做過中醫(yī)院的門診部,F(xiàn)在里面住滿了學生和陪讀的家長。2012年,劉少海宅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古建筑主體全部。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東、南、西、北各50米![詳細]
孫家糧庫建筑群
  孫家糧庫,位于壽縣南大街向西有座孫家糧庫、據(jù)民間傳說,“東十房住客,西十房拴馬”,“西十房”當時是孫家做后勤保障的倉庫。那黑壓壓一片的古建筑群,就是已經(jīng)漸漸消失在人們記憶中的“西十房”的領地。走近“西十房”孫家糧庫建筑群,依然高高矗立,讓人遙想當年孫家是如何騾馬成群,物資浩蕩的?……[詳細]
24、斗雞臺遺址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斗雞臺遺址
  斗雞臺相傳是當年為楚王斗雞的地方,位于壽縣雙僑鎮(zhèn)。1982年秋,曾作試掘,認為是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商代遺址。斗雞臺遺址為典型的臺地型遺址,以壽縣斗雞臺遺址而命名的“斗雞臺文化”作為該地區(qū)龍山時代晚期至二里頭文化時期的代表,學界對其基本內(nèi)涵、文化分期、源流譜系等相關問題的探討仍有待深化。遺址位于壽西湖南岸的臺地上,平面近長方形,高約3—4米,面積1萬平方米。遺址地面遺物和地下文化內(nèi)涵豐富。1934年考古前輩李景聃、王湘曾作過調(diào)查。1982年北京大學考古專業(yè)在此進行過考古發(fā)掘,發(fā)現(xiàn)有陶器、石器、銅器、骨器和大量卜骨等。因文化內(nèi)涵豐富,器物特征明顯,被學者命名為“斗雞臺文化”。該遺址為商周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極為難得的資料。1982年秋,曾作試掘,認為是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商代遺址,F(xiàn)今,臺上臺下都有近似黑陶系統(tǒng)的陶片分布。斗雞臺遺址為典型的臺地型遺址,以壽縣斗雞臺遺址而命名的“斗雞臺文化”作為該地區(qū)龍山……[詳細]
25、廉頗墓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廉頗墓
  廉頗墓,位于今壽縣八公山紀家郢放牛山之西南坡,俗稱“頗古堆”,距縣城7.5公里。古堆高約20米,周約30米,基有條石壘砌。背東靠山,面西平原,里許便是淮河。今日為旅游勝地。……[詳細]
26、宓子墓
宓子墓
  宓子即宓子賤,春秋末魯國人,名不齊,孔子學生。曾為單父宰,死于楚地,其墓在瓦埠鎮(zhèn)東南鐵佛崗。墓周140米,封土高3米,時有過客憑吊![詳細]
27、劉備城遺址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劉備城遺址
  劉備城遺址位于六安市壽縣,年代為商周—漢。2012年,劉備城遺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遺址主體全部。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東、南、西、北各200米。……[詳細]
六安淮南王墓
  劉安墓位于壽縣城北門外八公山下,北依四頂山,南臨低水,墓側(cè)“淮南王墓”石碑為清同治八年安徽布政使吳坤修所立。南臨淝水,北依八公山,冢位于八公山鄉(xiāng)團結(jié)村老母豬山南坡。墓為覆斗型,高20米,周長120米,墓前立有清同治八年安徽巡撫吳坤修所書“漢淮南王劉安墓”碑。還建有神道石階、石柱等。劉安為西漢思想家、文學家,襲父封為淮南王,都壽春,《淮南子》一書編者,后以謀反罪-葬此。1986年7月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安徽六安市……[詳細]
29、安豐塘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安豐塘
  安豐塘,又稱期思陂,為2500多年前春秋時代楚國相國孫叔敖主持修筑的大型水利工程,曾被譽為“世界塘中之冠”,與都江堰、漳河渠、鄭國渠并稱為中國古代四大水利工程。安豐塘鎮(zhèn)境內(nèi)名勝古跡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安豐塘,縣級文保護單位古安豐縣城遺址。安豐塘古稱芍陂,為春秋中葉楚令尹“楚相”孫叔敖主持興建,至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孫叔敖輔佐楚莊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與他重視興修水利、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富民強國政策是分不開的。,是我國四大古水利工程之一,比都江堰還早300年,素有“天下第一塘”之譽,面積34平方公里,蓄水量1億立方米,塘內(nèi)盛產(chǎn)銀魚、河蟹、鯽魚、鯉魚、鳊魚、青魚、鱖魚、河蜆等,塘北岸有孫公祠、碑亭等均對游客開放,旅游資源豐富。安豐塘鎮(zhèn)位于“天下第一塘”安豐塘畔,十迎路(十字路至迎河)、雙安路(雙橋至安豐塘)、土建路(陶店至建設)等省縣級公路穿境而過,鎮(zhèn)政府駐地距壽六路(六安至壽縣)5公里,縣……[詳細]
迎水寺遺址
  迎水寺遺址位于淮南市壽縣,年代為清。2019年,迎水寺遺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31、趙氏宅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趙氏宅
  趙氏宅位于淮南市壽縣,年代為清。2019年,趙氏宅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壽州州署譙樓
  壽州州署譙樓位于淮南市壽縣,年代為明、清。2019年,壽州州署譙樓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壽縣青蓮寺遺址
  青蓮寺遺址,所處時代為商周,位于安徽壽縣堰口鄉(xiāng)。遺址中心原有一座清代寺廟,名“青蓮寺”,故名,F(xiàn)為安徽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遺址中心原有一座清代寺廟,名“青蓮寺”,故名,F(xiàn)為安徽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從地表采集標本和1982年北京大學考古系發(fā)掘遺物看,青蓮寺遺址主要為商周時期的文化堆積,器物主要有陶豆、鬲、罐、盆、盤、碗、杯、觚、尊及石斧、石鏃等。青蓮寺遺址主要為商周時期的文化堆積,該遺址是江淮地區(qū)商周時期一處重要遺址。從地表采集標本和1982年北京大學考古系發(fā)掘遺物看,青蓮寺遺址主要為商周時期的文化堆積,器物主要有陶豆、鬲、罐、盆、盤、碗、杯、觚、尊及石斧、石鏃等。文物價值青蓮寺遺址主要為商周時期的文化堆積,該遺址是江淮地區(qū)商周時期一處重要遺址。文物保護1998年5月4日,青蓮寺遺址被評為安徽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遺址邊緣向外5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周邊100米。……[詳細]
報恩寺羅漢塑像
  報恩寺羅塑像漢安徽省壽縣報恩寺大雄寶殿內(nèi)塑裝于清乾隆四十六年十一月,安徽壽縣報恩寺大雄寶殿內(nèi)泥塑十八羅漢塑裝于清乾隆四十六年十一月,分立于大雄寶殿內(nèi)東、西、北三壁下平面磚臺之上,這些羅漢造像,神光閃耀,栩栩如生,情態(tài)迥異,在滾滾波濤之中各踏一水族,似渡海狀,可以說是十八個不同年齡、不同性格、不同經(jīng)歷的高僧形象系列。報恩寺羅漢其造型藝術構思之精巧,形體結(jié)構布局之合理,塑造工序之繁復,是清代塑像的珍貴遺產(chǎn),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科研價值![詳細]
壽州總兵署大門
  壽州總兵署大門位于壽春鎮(zhèn)東大街67號,為原壽縣三中大門。始建于清乾隆26年,坐北朝南,現(xiàn)存門屋和鼓、樂二廳,門屋面闊三間、進深兩間,懸山碟瓦屋面,明次間均為穿斗式結(jié)構;東側(cè)鼓廳、西側(cè)樂廳面闊、進深均一間,歇山頂抬梁式建筑。該建筑是我縣目前僅存的一處軍事文化建筑,是我們研究壽縣軍事文化和歷史的實物佐證。1994年10月由壽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17年5月由淮南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六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