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山東省 > 泰安市 > 東平縣旅游

司里山風景區(qū)

[移動版] [查看地圖]
司里山風景區(qū)

司里山原名“棘梁山”,據碑文記載:因此山遍生荊棘,故名“棘梁山”,又名“立良山”,至宋代后,在此設巡檢司“以安其境”,更名“司里山”。山雖不大,但它自南北朝以來,就成為我國北方一帶最早“三教合一”的宗教名山。又因北宋著名的農民起義領袖宋江、晁蓋等英雄首聚于此,使山又增加了一些傳奇故事。此山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此山原建有殿堂廟宇,且儒、釋、道俱全,時間大約是在我國一千四百多年前的南北朝時期。最前邊的是“文昌閣”,為儒教建筑,共三間一院,內塑孔子圣像。中間一處為“娘娘殿”,大殿共四間,內塑娘娘圣像,東西廊房各三間。據山上明崇禎時“棘梁山重修金山廟宇樁塑金身碑記”及同時代所立《玉皇閣落成碑》記載:東原郡(東平舊稱東原)西距城五十巡檢司,棘梁山舊有大佛殿、文昌閣、碧霞行宮、娘娘殿、真武廟等?梢姡松焦艜r就有“碧霞元君”與“真武大殿”,且廟貌森嚴。

傳說當年《水滸傳》梁山好漢晁蓋、吳用、劉唐、公孫勝、阮氏三兄等人“智取生辰綱”之后聚于此山。

司里山兩塊巨石稱“千佛崖”,該崖東西長32.2米,南北長14米,最高處11米,看它的形狀,東崖似印,西崖似匣,遠看又似城堡。兩崖壁上自南北朝到明代雕刻的造像共788尊,其中大者10米,小者10多公分,保留到現在的共計480余尊。分別為北朝、隋、唐、宋、元、明六個造像區(qū),其中“三教合一”是此山造像在山東及我國北方乃至全國年代最早、內容最全、規(guī)模最大的造像群。

其中最大是釋迦牟尼造像,高7.50米,左為老子像,右為孔子像,三像旁又各有僧徒侍立像,三像從身高可為中國北方最大造像之一。造像分別有“釋迦牟尼”、“太上老君”、“文宣王”題記。三像東崖又雕滿大小不等的浮雕造像,并有大齊皇建二年即(公元561年)紀年等,此區(qū)造像均體現北朝造像風格,面目方圓,額寬頤豐,仰眉直鼻,身姿矮壯、豐圓,通肩袈裟,偏衫、短擺。崖東為隋代造像,所造為十二光相佛像,或立或坐,或結跏跌坐,其造像風格基本與北朝相同,只是面目雕刻略顯瘦削。

西崖上與北西面為唐代造像區(qū),唐代造像因受當時繪畫藝術的影響,與以前從風格上大有不同,從面相上,佛像多以飽滿溫和艷麗,鼻高目深,眉眼彎曲,唇厚嘴短,五官適中,菩薩皆方圓豐腴,兩耳下垂。身姿上,體態(tài)豐滿,線條優(yōu)美,且上下左右不對稱。服飾上,佛多袒右肩,菩薩袒露上身,飾頸圈等。摩崖造像多以民間為主。

西崖下部與東崖西壁為宋、金、元造像區(qū)。多為羅漢造像,有三十六羅漢,伏虎羅漢、飛天等,或善或惡,或美或丑,或怒目而視,或笑容可掬,真是千姿百態(tài),神情各異,其中無量壽佛,是此山唯一的一尊金代造像,相對珍貴。

西崖南面為明代造像,其特點皆細腰、高乳、大耳、高鼻、服飾華麗、結構細膩且面露輕浮,別有一番風格情趣。

千佛崖中間的天然石峽,峽高約11米,東西寬約3米,據說從前石峽上用棘梁木搭一木橋,叫做“昧心橋”,意思是干昧心事的人只要從橋上過必定會摔下來。傳說晁蓋等梁山好漢來到這里聚義之后,曾用此橋二探來投奔的人是否真心歸附。他還利用此橋懲治過前來探情的官府密探,將其摔死“昧心橋”下。所以后人便稱此橋叫“昧心橋”。

東山崖下的摩崖刻經。-內容是:曇無懺譯《大般涅經.橋陳如品》,橋陳如是如來佛的大弟子,內容講的是如來佛與橋陳如講述修得大智慧到0達到涅

的境界,佛的所謂涅磐境界,即是“生死如一”,“生即是死”,“死即是生”。也是佛家的最高境界和歸宿。此段-是十分珍貴的,《涅

經》在山東一帶的刻經不多,該經有十分重要的研究價值,其刻經時代應為北朝后期,年代無考,其書法脫出南北朝時楷中帶隸,隸中帶楷,基本為楷的前期,即成形期,所以,亦有很高的書法價值。

司里山摩崖造像應該說,對研究中國的“二武反佛”后,佛又達到鼎盛及中國雕塑藝術史均有重要的史料和實物價值,也是雕刻當中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



>>黃金冶煉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