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陜西省 > 渭南市 > 蒲城縣旅游

李思訓墓

[移動版] [查看地圖]
李思訓墓為文化旅游景點。

李思訓墓

李思訓墓位於北劉大隊村北一里處,封土及墓室,在文化革命中已被壞,成為平地。在封土遺址南,一佰伍拾叁米處,有開元八年《公元七二0年》六月二十八日立的神道碑一通。李思訓是橋陵陪葬墓中最早的一個。李思訓為帝室中的名流,加之屬當時名臣,故在陪葬中加以“優(yōu)禮”據(jù)《唐書李思傳》載李思訓字建,唐宗室,生于唐高中永微二年《公元六五一年》卒於唐玄宗開元八年,高宗時任江都令,武則天專權后,棄官隱居,中宗時,出為宗正卿,為鼓國公官云麾將軍,右武衛(wèi)大將軍,首創(chuàng)工筆金碧青綠山水,為山水畫派,北宗之首,奠定了唐以后山水為主,人物為輔的山水畫風,畫細密精致,用筆艷麗,形成一種金碧輝煌,堂皇典麗的藝術風格,后人評論他的畫工細嚴,細入毫發(fā),有“富貴之氣象”。歷史上曾有唐玄宗讓其和當時的另一位名畫家吳道之,在興慶宮大同殿畫嘉陵山水壁畫的故事。李思訓歷官左武衛(wèi)大將軍,云麾將軍,故史稱云麾將軍。李思訓墓碑即著名的云麾將軍碑,屬陜西第一批重點保護單位,碑文系唐著名書法家兼文學家李邕文并書。李邕為盛唐名臣,字泰和,揚州江都人,性豪俠,為官正直,不拘細節(jié),因於天寶四年(公元七四五年)歷官北海太守,故稱李北海,李邕少時便擅才揚名天下尤其善于撰寫碑文,《唐書李邕傳》言“人奉錦請其文,前后所受據(jù)萬計當時的大詩人李白,杜甫均與之交誼密切,曾在吝州(濟南)吟詩作賦,相互酬答。天寶元年《公元七四七年》正月被口密腹劍的宰相李林甫羅織罪名,杖殺于北?,時七十三歲。當時困守長安的杜甫得知邕負謗死,作人衰詩,讀者傷之。李白也在《答五十二塞夜獨酌有懷》一詩中寫道“君不見李北海,莫風豪氣今何在?君不見裴尚書(裴敦復)土墳三尺蒿棘居!對李邕的慘死寄于了很大的同情。因李邕書法和文章出眾,使該碑名馳海內,久赫人間,可惜碑下側文字于宋代被碑南,程家村民,一時氣憤琢掉,故該碑古拓碑貼異常珍貴,碑高四米,寬一米五厚半米,龜形座。碑額逞群螭飛舞托蟠桃狀,額題書:“唐故古武衛(wèi)大將軍李府君碑”十二字,碑文系追述李思訓生平。但碑文中,并未述李在繪畫上的成就,想李思訓為唐畫壇領袖,名振天下,何為不述?這是唐時不以藝術為重的風氣所致。碑文為行書筆勢挺聳,富有奮崛健勁之氣,明詩人陸象拱在《題云麾將軍碑》一文中寫道顏筋抑骨燕許筆,北海明聲最超越,落筆長風起騷屑,龍躍虎臥秋鷹撇,雷輥散百寶出,就中云麾更匹敵,對云麾將軍碑的藝術作了高度評價。碑現(xiàn)存字跡上截完整,字跡清晰下截琢鑿嚴重,已無法辯識,通坊《金石萃編》卷三十二錄有此碑文。


>>鄧艾墓及其祠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