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大明湖公園東北隅。建于元初,因樓建在匯波橋(亦稱北水門)上得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樓毀,重建于1981年,為混凝土結(jié)構(gòu),面闊七間二層,翼角懸山,丹柱綠瓦,吻獸栩栩如生,風(fēng)鈴鏗鏘揚韻。四周白楊簇?fù),如眾星捧月。?dāng)代書畫家黎雄才題"匯波樓"于其上。登樓可南望歷山、玉函等名山,北觀華山、鵲山、藥山諸景,仰視碧空晴云,下臨明湖清波,綠荷叢中畫舫爭渡,涵光倒影直視無礙。至若晴天或傍晚登樓之上,可盡覽綺麗景色。夕陽湖光交相輝映,晚霞鋪染,柔波神迷,上下天光承接一體,置此妙境,令人舍憂棄煩。古時濟(jì)南八景之一的"匯波晚照",即謂此景。當(dāng)代書畫大師劉海粟題"匯波晚照"匾額于樓上。
匯波樓北側(cè),是匯波門,舊稱北水門。匯波門之上,有樓巍然,就是匯波樓了。宋熙寧年間,為治理濟(jì)南城北一帶的水患,時任齊州知州的曾鞏修筑了現(xiàn)今的北水門。它既是北城門,又是泄水口,湖水可由北水門的閘口流出城外,輾轉(zhuǎn)入小清河。閘門一般不開,又兼濟(jì)南舊城的東、和南、北門都不在一條軸線上,故有濟(jì)南城“四門不對,北門不開”的說法。大明湖水為眾泉匯流而成,集中于北水門泄出,所以北水門又名匯波門。也正因如此,大明湖成了“霪雨不漲,久旱不涸”的寶湖。元代初年,在北水門上修建了一座二層城樓,名匯波樓。元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曾擴(kuò)建重修;元泰定元年又重修。至濟(jì)南解放前夕,匯波樓年久失修,塌圮無存。1982年濟(jì)南市人民政府在舊樓遺址上重建匯波樓,基本仿照舊制。為一座“懸山歇山重檐”七間城樓式建筑,位于7米高的北城門之上,樓高13.6米,巍峨壯觀。整個建筑由88根紅柱承托,飛檐斗拱,綠瓦明甍,翹角挑梁上懸掛風(fēng)鈴。上下兩層均環(huán)以回廊,以供游人倚坐。門、窗、扇雕以傳統(tǒng)花樣圖案,點金彩繪,堂皇典雅。樓南二層檐下,懸“匯波樓”金字匾額,為當(dāng)代書畫家黎雄才題寫。樓西二層檐下,另懸“匯波晚照”匾額,為藝術(shù)大師劉海粟題寫。
匯波樓之佳妙處,在登樓觀景。憑欄遠(yuǎn)眺,南可見群山疊翠,綿延如屏,郁郁蔥蔥,氣勢雄渾。北可見華山染煙,鵲山含黛,樓房櫛比,平疇鋪綠。俯瞰樓下,則見明湖如鏡,畫舫蕩波,亭臺樓閣,掩映于柳絲飄拂之間,誠為美不勝收。若值秋晚登樓,則見似錦晚霞,烘托著玫紅的夕陽。夕陽里,遠(yuǎn)山如蒙了一層粉紅的輕紗,朦朦朧朧中卻更顯蒼郁;城中林立的高樓,折射出萬道金光,整個城市就罩在無邊輝煌之中。岸邊的秋柳似乎被這輝煌陶醉了,披一身紫氣,靜靜地凝視著滿湖的粼粼金波。那金波又扯出千萬縷金線,反射到匯波樓上,于是,匯波樓五彩燦爛,如同天上宮闕一般。濟(jì)南舊八大景中有“匯波晚照”,是指在北水門南側(cè)舊匯波石橋上見到的秋晚景色。現(xiàn)今石橋不存,券門堵塞,此處的匯波晚照已不復(fù)見。但是,匯波樓的萬千氣象應(yīng)該是更加壯麗輝煌的新“匯波晚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