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安徽省 > 池州市 > 青陽縣旅游

九華山祗園寺

[移動版] [查看地圖]
九華山祗園寺
九華山祗園寺為全國重點(diǎn)文物保護(hù)單位。

祗園寺位于九華山東崖西麓的迎仙橋東,為九華山四大叢林(祗園、東崖、百歲、甘露)之首.祗園寺始建于明嘉靖年間(1522-1723年),原名“祗樹庵”。

九華山祗園寺

清康熙年間(1662-1723年)為化城寺東序寮房.嘉慶年間(1796-1820年)祗園寺住持乏人,庵將傾頹,諸山長老議定迎請禪居伏虎洞二十多年的隆山和尚(1757-1841)來山住持.隆山率弟子大根等人在祗園寺聚眾說法,開壇授戒,大興土木,重建殿宇,其規(guī)模為全山寺院之冠,將一座蕭條古寺變成了“十方叢林"遂易今名.同治年間(1862-1874年)住持僧大根重建,增設(shè)戒棚,安單接眾.光緒三十年(1904年)住持僧寬揚(yáng)募建大雄寶殿,時為九華山四大叢林之首。

九華山祗園寺

1956年青陽縣人民政府拔款給佛教界重修祗園寺.十年“文革"浩劫中受到破壞,1982年以后逐步修建.1983年被國務(wù)院確定為漢族地區(qū)佛教全國重點(diǎn)寺院.1984年恢復(fù)叢林制度,仁德法師方丈。

九華山祗園寺

寺院由靈宮殿、彌勒殿、大雄寶殿、客堂、齊殿、庫院、退居寮、方丈寮和光明講堂等九座單體建筑組成,建筑面積5175平方米,除彌勒殿和大雄寶殿屬宮殿式建筑外,余皆民居式建筑。全寺殿宇層層疊疊,迥旋曲折,結(jié)構(gòu)精巧,氣勢磅礴。其中最有特色者是靈官殿,它是中國佛道融合一個文化象徵,從寺院構(gòu)造上就已表現(xiàn)出來.祗園寺第一進(jìn)殿堂不是天王殿,而是靈官殿.龕內(nèi)站立靈官,周身金黃鎧甲,赤面紅須,圓睜怒目,大張嘴巴,額頭上還有一又小眼睛,據(jù)說是“三眼能觀天下事”。右手高舉鋼鞭,左手攥拳,作械門姿勢,形象十分威猛。神龕左右為哼哈二將,均是怒目圓睜的赳赳武夫,如臨大敵。靈官塑像出現(xiàn)在佛士殿堂,大約是金元以后的事。金元時,全真的創(chuàng)立者王重陽主張儒釋道三教合一。他說:“儒門釋戶道相近,三教從來一祖風(fēng)。”又說:“釋道從來是一家,兩般形貌理無差!钡澜痰纳窠o佛教看門,原因即在于此。

九華山祗園寺

祗園寺有一條浮雕蓮花甬道,由一百多塊長方形石條鋪砌而成。每塊石條均有等距相同的浮雕圖案三個:左右金錢古幣滾圓,縱看似兩串金錢;中間一路方形圖案,像一條斗方畫圖。三步一朵盛開的荷花。其他畫面,有菡萏出水,有蜻蜓戲蓮葉,有青蛙伏于蓮莖下,生動有趣。佛寺建筑以蓮花雕飾甚多,蓋因僧人對“七寶蓮池”琉璃世界的憧憬。古錢鋪路,為一般寺院少見。這種特例出典于佛經(jīng)的一段故事,。相傳當(dāng)年釋迦在摩揭陀國說法時,舍衙城給孤獨(dú)長者皈依佛門,長者準(zhǔn)備請釋迦到家鄉(xiāng)說法,于是選園林建造精舍。當(dāng)時唯有波斯匿王家的祗陀太子園林最佳,但要以黃金鋪地為優(yōu),給孤獨(dú)不惜重金買下。后來祗陀皈依佛,自動將園林獻(xiàn)出,請釋迦到此說法.于是這座園林的名字便冠有他二人名氏,合稱“祗陀樹給孤獨(dú)園”。祗園寺甬道刻滿金錢,是為了象徵釋迦圣跡。

九華山祗園寺

寺門門樓寬五間,高三間。門頭三層廊檐,覆蓋金黃色琉璃瓦,飛檐高挑,檐角龍頭伸頭吐舌,有行云之勢。梁棟雕飾彩繪,精致異常,有玄奘取經(jīng)、水漫金山、渭水垂釣等神話故事。門額墻壁上,鑲嵌著白底青花圖案組成的“祗園禪寺”寺名瓷匾。寺院全部建筑分布在四層臺基上。第一層臺基高五米,坐落著靈官殿、彌勒殿、客堂、齊堂和退居寮。其中稱天王殿。中間靠龕內(nèi)端坐“笑口常開,大肚包容”彌勒佛,“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游”,是他的兩句偈語,兩側(cè)是四大天王塑像。

九華山祗園寺

第二層臺基高二米,筑大雄寶殿。大雄寶殿高35米,闊25米,進(jìn)深19米。檐間有“大雄寶殿”四個大字,下層檐下也懸掛“大雄寶殿”金字,后者是于右任先生于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大殿落成時所書。十年浩劫中,“于右任”三字被刮去,現(xiàn)留的是“退居住持寬慈”六字題款。在金黃琉璃瓦頂上的正脊、水線上都飾有堆花彩瓷的天王、羅漢像、或動、或靜、或坐、或行,形態(tài)各異。獅、獬等“厭勝”物列于其間,殿脊、水線兩端均飾以青花細(xì)瓷的魚龍正吻,飛檐四角懸有八雙鏤空花藍(lán),檐下有17處雕花斗拱,交相輝映,富麗堂皇。

九華山祗園寺

大雄寶殿內(nèi),正面有高約12米的三世佛,分別是釋迦、阿彌陀和藥師佛,北后有狀如火焰的佛光,腦后置明鏡,閃閃發(fā)亮,座下是碧綠蓮花座,下有須彌座(又叫金剛臺),雕刻精細(xì).臺下有青花古瓷一對,錫質(zhì)、鑲金燭臺高達(dá)八尺.供桌四柱為龍抓珠,正面中間有兩根立柱,雕著力士扛頂,正面橫刻“唐僧取經(jīng)”故事的大面浮雕,外嵌玻璃罩護(hù)。邊緣有鳳凰來儀、金色九龍盤珠。上有香爐、五供。金黃銅磬,重約四百斤,鏗鏘有聲。千斤重的大鐘和皮鼓懸在大殿兩角。正中懸掛著鏤空八角的龍鳳琉璃燈,又叫少燈、長明燈、燈光長明。地面鋪陳三尺見方羅底青磚。佛像前為主持法會的和尚禮佛跪拜處,以鐵我?guī)r石雕制,長三尺半尺,寬二尺多,周圍刻漢文花邊,內(nèi)刻兩朵蓮花、三莖蓮葉、三節(jié)藕,下有水波起伏,刻制十分講究。佛像的頭飾并非僧帽,而是“髮髻“。額頭有一塊光滑紅色裝飾,謂之”肉髻“。這是把釋迦在雪山苦修,以至毛髮扎結(jié)的樣子,塑制成美觀的“髮髻”!叭怊佟眲t是食欲最大的大鵬鳥啄之即飽,而且是啄食不盡的疙瘩。

九華山祗園寺

大殿后墻兩側(cè)向左右延伸,依次排列著文殊、普賢和十八羅漢的金身坐像,文殊、普賢居釋迦左右.文殊坐騎青獅,示獅子威猛;頭結(jié)五髻為“五智";手持寶劍,為智慧利劍,謂之“智慧威猛”。普賢騎白象,手持如意、荷花,是“義理圓通”象徵。順序列坐的十八羅漢,也稱“十八尊者”。其中有十六名是釋迦傳教時經(jīng)常跟隨的弟子,另外兩個,是記述這十六尊者最完整的典籍《法注記》的作者慶友(斯里蘭卡人)和唐朝翻譯《法經(jīng)記》的玄奘,他們列在十六尊者之后,十八羅漢有怒目作法、降龍伏虎的,有溫良典雅、捧讀經(jīng)卷的,有凝眸沉思或托腮假寐的等等,各具神態(tài),栩栩如生。

九華山祗園寺

三世佛像背后,有一組群像,高30米,寬7米,塑的是起伏的山巒和波涌的大海,稱為“海島",上有各種人物動物塑像.赤腳立在鰲魚頭上的觀音像居中,玉女侍立于左,金童合掌參拜于右.旁有小船,“龍宮"上方有持金剛杵的韋馱,握在刀的“伽藍(lán)”,托寶塔的李靖,最高處正中間有一個瘦骨嶙峋、亦膊、抱膝蹲坐的人,那是釋迦在雪山苦修六年時的形象,其他高不盈尺的上百個小像,主要由佛教“五十三參”故事中的人物組成。故事說有一善財(cái)童子往南方求道,參拜了五十三位師父,最后被觀音收為弟子。這些塑像有老僧,有穿紅著綠的兒童,有身裹獸皮、赤髮綠面的人,有泰然自若的,有張皇四顧的,有盤膝打坐的,也有作奔走狀的,神情各異。

九華山祗園寺

第三層臺基高六米,有方丈寮和庫院。第四層臺基高三米,上筑敞門兩層樓的光明講堂。整座建筑依山就勢,鱗次櫛比,布局緊湊,層次分明,寺院周圍有山崖、松林、溪流,環(huán)境優(yōu)美,引人入勝。

九華山祗園寺

九華山祗園寺

保護(hù)范圍:東至山林中圍墻,南至上客堂賓館南墻,西至九華街公路,北至上百歲宮石板蹬道。

九華山祗園寺

九華山祗園寺

建設(shè)控制地帶:保護(hù)范圍外,東100米至山林,南至上客堂賓館南外墻,西至公路,北至上百歲宮石板蹬道以外100米。

信息來源:九華山風(fēng)景區(qū)管理委員會

延伸閱讀:

·漢族地區(qū)佛教全國重點(diǎn)寺院

·第七批全國重點(diǎn)文物保護(hù)單位



>>上莊古建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