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四川省旅游

四川省紅色旅游景點

紅軍川滇黔邊區(qū)游擊縱隊與川南游擊支隊合隊處
  中國工農紅軍川滇黔邊區(qū)游擊縱隊與川南游擊支隊合隊處中國工農紅軍川滇黔邊區(qū)游擊縱隊與川南游擊支隊合隊處位于興文縣僰王山鎮(zhèn)博望村,處于興文世界地質公園僰王山園區(qū),距離興文縣縣城29公里。建筑為中式平房,占地面積100平方米。1935年3月,紅軍川南游擊縱隊轉戰(zhàn)至興文縣建武,南六游擊隊領導人劉復初趕至建武,向中共川南特委和縱隊領導匯報南六游擊隊情況和川南敵情,中共川南特委決定將南六游擊隊改名為“紅軍川南游擊支隊”,直屬特委領導,暫不并入縱隊,繼續(xù)留在地方,開展武裝斗爭,配合縱隊行動。1935年7月,紅軍川南游擊縱隊更名為中國工農紅軍川滇黔邊區(qū)游擊縱隊。幾個月后,根據(jù)形勢,中共川滇黔邊區(qū)特委決定川南游擊支隊歸隊,增強縱隊力量,9月11日,由縱隊司令員劉干臣、政委余澤鴻率縱隊(尚有兩個支隊)在興文縣博望山(今僰王山)與劉復初率領的川南游擊支隊合隊,將該支隊編為第三支隊,劉復初任縱隊參謀長。合隊后,壯……[詳細]
袁海揚烈士墓
  袁海揚烈士墓,位于珙縣仁義鄉(xiāng)仁義村,距珙縣縣城48公里。袁海揚(1906~1928),出生于珙縣仁義鄉(xiāng)(原屬寧泰鄉(xiāng))桂香塝。1923年考入宜賓敘屬聯(lián)立中學。1926年任敘州學生聯(lián)合會常委。同年秋,入宜賓中山中學學習,加入共青團,擔任團支部委員,后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同年10月,經黨組織推薦送重慶中法大學就讀。1927年春,被黨組織派往武昌中央農-動講習所學習!八囊欢笔Y介石叛變革命,夏斗寅部進攻武漢時,參加學生軍獨立二團三營保衛(wèi)武漢之戰(zhàn)。8月,回家鄉(xiāng)珙縣建立中共珙縣孝場支部,任書記。采用“五子會”發(fā)展農民協(xié)會。1928年春,中共珙縣特支成立,復任書記。同年4月,中共珙縣特支設立干事會,任軍委書記,指導珙縣、長寧、興文三縣聯(lián)片革命活動,并負責珙、興黨組織和農協(xié)工作。后與其兄袁廷揚藉任孝場冬防隊長之機,領導40多名農協(xié)會員在義村壩訓練,獲長-4支,組織農民武裝數(shù)十人,擬舉行暴-動-。后因情報……[詳細]
戴元懷烈士墓
  戴元懷烈士墓,位于珙縣石碑鄉(xiāng)紅衛(wèi)村10社,小地名“觀音井”,距珙縣縣城87公里。戴元懷(1909年—1935年),字安瀾,江西省泰和縣苑前鄉(xiāng)人。1928年參加黨領導的武裝斗爭。1929年參加工農紅軍,加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任部隊青年工作部部長,1931年調中央黨校學習,畢業(yè)后任中共粵贛省委宣傳部部長。1934年任會昌縣擴紅隊隊長,在指揮作戰(zhàn)中屢建戰(zhàn)功,受到毛澤東的接見和表彰,后任粵贛省戰(zhàn)地委員會主席。紅軍長征前夕,任紅八軍團-部長。1935年1月隨中央紅軍搶渡烏江。同年2月,按照扎西會議選調一批干部留下組建游擊隊的決定,擔任中共川南特委組織部長、中國工農紅軍川南游擊縱隊組織部長,在川滇黔邊區(qū)開展游擊戰(zhàn)爭,牽制和打擊敵人,配合中央紅軍戰(zhàn)略轉移。同年3月,紅軍川南游擊縱隊在珙縣石碑鄉(xiāng)大石盤山被川軍黃錦章團重兵包圍,為掩護部隊突圍,于激戰(zhàn)中犧牲,犧牲時年僅26歲。戴元懷犧牲后,當?shù)匕傩兆园l(fā)進……[詳細]
吳必鼎烈士墓
  吳必鼎烈士墓位于珙縣珙泉鎮(zhèn)新華街珙縣烈士陵園內。吳必鼎(1907—1930),珙縣仁義鄉(xiāng)人。1926年,加入“青年勵學社”,開始閱讀《向導》進步書刊。民國16年秋,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7月,任中共珙縣特支委員,負責農運工作。采用“五子會”方式迅速發(fā)展農會會員至三四千人,擬舉行農民暴-動-。1929年2月,率部匯入王澤嘉領導的川南工農革命軍獨立團(后改稱四川第四路紅軍游擊隊)。同年11月,襲擊孝揚,奪取團防局-支30余支和全部彈藥。1930年,第四路紅軍游擊隊進駐凌霄城整訓期間,擔任政治宣傳工作。同年2月,紅軍游擊隊遭宜賓縣長沈眉蓀的兩個正規(guī)營及南六縣團丁的重兵圍剿,堅持4月后因彈盡糧絕遭致失敗,吳必鼎被俘,于6月16日英勇就義。1955年,珙縣人民政府修建烈士陵園,建有革命烈士紀念碑、烈士墓、烈士紀念亭、革命烈士事跡陳列室。吳必鼎遺骨遷葬此處,立碑紀念![詳細]
建武紅軍長征紀念碑、紅軍碑林
  興文建武紅軍長征紀念碑、紅軍碑林位于興文縣九絲城鎮(zhèn)建武村,距離興文縣縣城55公里。興文縣建武(歷史上曾為縣城)為中共中央紅軍長征經過地,也是紅軍川南游擊縱隊征戰(zhàn)地,在這里先后犧牲了10余紅軍戰(zhàn)士,紅軍川南游擊縱隊組織部長(原為紅八軍團-部長)戴元懷就犧牲在建武境內。1930年代,黨組織曾在建武轄區(qū)內建農會,組織武裝暴-動-,是一個具有革命歷史傳統(tǒng)之地。為紀念紅軍長征和緬懷革命先烈,當?shù)攸h委政府于1983年修建了建武紅軍長征紀念碑,紅軍碑林。它占地面積1200平方米,圍墻兩壁有紅軍戰(zhàn)斗史實繪畫,左側有一水池養(yǎng)有金魚荷花,青石壁欄圍之。后面部分中間為“革命先烈紀念碑”,碑高5.58米,基座長寬各2米,碑座上為原川滇黔邊區(qū)游擊縱隊司令員、政委劉復初題寫的“丹心映建武,碧血染玉屏;紅軍精神在,發(fā)奮振中華!弊髠纫槐疄樵瓏啦块L張愛萍題寫的“革命先烈紀念碑”,右側為一背刀持-紅軍塑像。碑后面為“紅軍……[詳細]
226、鮮店紅軍標語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鮮店紅軍標語
  鮮店紅軍標語(縣級)一九三三年中國工農紅軍進軍來到蓬安創(chuàng)建革命根據(jù)地為宣傳、發(fā)動、組織群眾刻了許多石刻標語和印了很多油印宣傳品?套智逦梢姡q如新刻![詳細]
鄺繼勛將軍殉難處
  鄺繼勛將軍殉難處位于通江縣洪口鎮(zhèn)洪口場社區(qū)居委會街道,年代為1933年,類別為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鄺繼勛將軍殉難處為巴中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保護范圍東北以何太遠住房墻壁為界,西北以懸崖為界,東南、西南以圍墻為界。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四周外延10米為建設控制地帶![詳細]
通江川陜省工農總醫(yī)院舊址
  通江川陜省工農總醫(yī)院舊址(1處2點)(通江縣)1932年12月18日,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由通江縣兩河口入川,迅速建立了以通江為首府的川陜革命根據(jù)地,成立了蘇維埃政府。此后不久,為了解決幾萬將士看病療傷的問題,紅四方面軍在通江縣泥溪場將紅10師師醫(yī)院擴建為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總醫(yī)院,即紅四方面軍總醫(yī)院,周光坦任院長,張琴秋任政治部主任?傖t(yī)院還轄有軍、師醫(yī)院和12個分醫(yī)院以及一所護士學校。這些機構分散在6個居民組的17家農家大院,用房建筑面積4萬多平方米,日接收傷病員的能力也由原來的3000人增加到5000人。77年后的今天,記者眼前的醫(yī)院舊址,已沒有當年的喧囂?傖t(yī)院院部舊址大院是一幢建于晚清的農家四合大院,它地處王坪的一處凹地,坐西向東,占地約400平方米。整個建筑分前后兩排,與兩側廂房及四角的轉角房構成四合天井院。前排是吊腳樓,中間開一“吞”字門樓,靠石梯入院,兩側樓下則是當年紅軍醫(yī)……[詳細]
永安壩八一紀念會會址
  永安壩八一紀念會會址(通江縣)保護范圍:占地范圍外延3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20米![詳細]
紅江縣政治保衛(wèi)局舊址
  紅江縣政治保衛(wèi)局舊址(通江縣)保護范圍:占地范圍外延3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20米。……[詳細]
中共川陜省委黨校舊址
  中共川陜省委黨校舊址位于四川省歷史文化名城通江縣諾江鎮(zhèn)書院街83號。校舍建筑系清道光十三(1833)年知縣武來雨用勸捐賑濟的余錢修建,時為通江縣東皋書院考棚。1933年2月,中共川陜省委在通江縣城宣告成立后,隨即在此創(chuàng)辦中共川陜省委黨校,歷時兩年。中共川陜省委黨校舊址為穿斗抬梁磚木結構,單檐歇山式,一樓一底,小青瓦屋面,瓦鋪素面脊;“舊址”座西北向東南,占地面積386平方米,使用面積660平方米,面闊7間28.7米,西盡間廊有木質樓梯通二樓,有欄,面闊6.7米。東盡間面闊4米,明、稍、次間均為4.5米,整個建筑進深兩間9米;前有廊,寬2.6米,二樓廊有欄;通高18.3米,底樓層高4.2米,臨街臺基高4.9米;廊柱為內木外包磚成400×400(㎜)方柱,近頂飾白菜形,柱頂石為須彌式,余柱為木質;木質門窗,底樓直欞,尖形楣(臨街為圓形),板門,圓形楣,明間大門為雙扇板門,二樓為板門,方形直欞窗……[詳細]
毛浴壩會議會址
  毛浴壩會議會址(通江縣)保護范圍:占地范圍外延3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20米。……[詳細]
233、蓬安紅軍樹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蓬安紅軍樹
  紅軍樹(縣級)1933年秋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所轄部隊進入蓬安發(fā)動群眾鬧革命,建立了區(qū)鄉(xiāng)村蘇維埃政權。相傳有一天紅軍戰(zhàn)士下山買米歸來,將抬米的一根黃桷樹椏插在廟側,之后遂長成一棵大樹,人們懷念紅軍,將其稱之為“紅軍樹”。……[詳細]
渡口建設指揮部招待所
  渡口建設指揮部招待所(東區(qū))保護范圍:現(xiàn)圍墻外延5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10米![詳細]
鹽店街紅軍標語
  鹽店街紅軍標語(縣級)鹽店街在蓬安縣城相如鎮(zhèn)(原周口鎮(zhèn))內。1933年秋,紅四方面軍第九軍進入周口鎮(zhèn),為了宣傳、組織、發(fā)動群眾,激發(fā)群眾的抗戰(zhàn)熱情,在周口鎮(zhèn)鹽店街的石門枋上和居民住房的石壁上鉆刻了“武裝擁護蘇聯(lián)”、“取消一切苛捐雜稅”等五幅標語![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