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山西省 > 大同市旅游

大同市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大同城墻位于大同市中心區(qū)域,古城面積3.45平方公里,輪廓呈正方形。現存城墻是明代大將軍徐達在漢、魏、唐、遼、金、元舊城基礎上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增筑起來的。城墻高14米,上寬12米,下寬18米,周長7.2公里,建有主城門四座,東曰和陽門、南曰永泰門、西曰清遠門、北曰武定門,同時還建有護城河、吊橋、城樓、箭樓、月樓、望樓、角樓、控軍臺等一系列軍事設施,是我國現存較為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詳細]
  文廟(第三批省保)時代:明、清地址:大同市城內東南隅據《大同府志》記載:“舊學府在府治東,即元魏中學書,遼西京國子監(jiān),金時之太學,元之大同縣學也。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建為府學,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以府學為代藩府學,改云中驛為府學,即今學也�!边@里所謂府學即今日之文廟。文廟原是一座規(guī)模宏大的建筑群,現大多已塌毀,僅存大成殿、過殿、東配殿和西配殿。大成殿是文廟主要建筑,坐北朝南,為明代所……[詳細]
  西冊田遺址(第五批省保)時代:北魏地址:大同市云州區(qū)許堡鄉(xiāng)西冊田村西北約2500米處西冊田遺址,地處大同縣東部,許堡鄉(xiāng)中南部,桑干河段之冊田水庫南岸,遺址正南10000米處為六棱山脈,正北百米處即大同縣冊田水庫。該遺址處在一個位置稍高的平坦緩坡上,遺址內及周邊地貌以植被為主。本地村民稱“法門寺”遺址,該遺址東西約287米,南北約229米,分布面積約6.5萬平方米,應是一個北魏時以燒制磚瓦為主,兼有……[詳細]
  翟疃三身寺(第五批省保)時代:清地址:大同市廣靈縣壺泉鎮(zhèn)翟疃村三身寺始建年代不詳,寺院坐北向南,整體院落為二進院,中軸線上由南向北依次為山門,天王殿,正殿。天王殿東西兩側為掖門,東掖門前置關帝殿,正殿前為東西配殿,現存建筑為清代建筑,占地面積為1471平方米�,F寺院內存石碑1通,蟠龍碑首1塊,殘損經幢1座。山門面闊一間,進深四椽,單檐硬山筒板布瓦頂,中置板門。天王殿面闊三間,進深四椽,五架梁通達前……[詳細]
  安堅寺(第五批省保)時代:明、清地址:大同市廣靈縣加斗鄉(xiāng)東留疃村安堅寺始建年代不詳,現存建筑均于明代,寺院坐北向南,原為兩進院落布局,現存一進院落,中軸線依次為過殿、正殿,正殿前為西配殿。占地面積970平方米�,F寺內保存清代壁畫153平方米、石碑2通、石碣2方。過殿面闊三間,進深五椽,前單步梁對后五架梁通檐用三柱,前一間為廊,單檐硬山筒板布瓦頂,椽頭卷剎明顯。前檐明間置板門,后檐明間施六抹隔扇門四……[詳細]
  大同清真大寺座落在大同城內大西街九樓巷,寺院西向,建筑古樸。門額用漢文雕塑。全寺占地20余畝,面積呈長方形。從寺門到禮拜寺形成一個下坡。全寺院布局緊湊,結構嚴謹,潔凈肅穆。中軸線上有正門、十字穿心樓閣、石橋、禮拜殿,軸線左右有配房、沐浴室等。主體建筑由四組殿堂毗連而成,前為卷棚式抱廈,后為歇山頂和硬山頂兩組大廈,最后一組則為卷棚頂和圓攢尖頂的混合結構。整個建筑外形檐牙起伏,富于變化,既保持著中國古……[詳細]
  北宋莊龍母寺(第五批省保)時代:清地址:大同市南郊區(qū)古店鎮(zhèn)北宋莊村北宋莊龍母寺始建年代不詳,坐北向南,一進院落,現僅存正殿和玄天殿為清代遺構,龍母寺現存清代壁畫118.5平方米。其余建筑為村民新建。正殿面闊三間,進深五椽,六檁前出廊,單檐硬山筒板布瓦頂,明次間均置六抹隔扇門各四扇;正殿三間,其中在明間梁架下以磚砌體分割,明間為龍母殿,后檐及兩山墻繪龍母及四大龍王。東次間為關帝殿,后檐墻繪有關公像,……[詳細]
  恒山建筑群恒山建筑群(第二批省保)時代:明、清地址:渾源縣恒山主峰天峰嶺陽面腳下北岳恒山與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并稱五岳,齊名天下。北岳恒山歷史悠久,素有“人天北柱,絕塞名山”之華譽,其主峰海拔2016.8米,是中國北方著名的風景游覽勝地和重要的道教發(fā)祥地之一。恒山建筑群始建于北魏太武帝太延元年,后經唐、金、元重修,到明清時僅主峰即有大小祠廟60余處。但惜多數已不存,現僅存20余處……[詳細]
  大同純陽宮景區(qū)位于大同鼓樓西街,因供奉純陽呂祖而得名,創(chuàng)建于金末元初,明代洪武四年重修,是我市現存的唯一一座道教全真派寺觀,在大同和晉北地區(qū)影響較大,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純陽宮坐北朝南,完全按照全真教的儀軌所造,平面布局為三進院落,主要建筑有山門、靈官殿、祖師殿、獻殿和三清殿,兩側依次有鐘鼓樓、三官殿、奶奶廟、配殿和東西耳樓,內有精美塑像和壁畫。主院的西跨院為園林式建筑,整個道觀既有宗教的莊嚴……[詳細]
  吳官屯石窟(第五批省保)年代:北魏地址:大同市云岡區(qū)云岡鎮(zhèn)吳官屯村西約100米吳官屯石窟是北魏時期營造,東西長60米,高約3米,分布面積約180平方米。坐北朝南,依山開鑿,現存窟龕32座,多為小型洞窟,或四壁三龕式洞窟。石窟根據洞窟形制及造像特征判斷為北魏晚期雕鑿,主尊造像以釋迦、多寶二佛并坐、交腳佛為主,兩側雕脅侍菩薩。吳官屯石窟是北魏后期中小型石窟,其中人物造型消瘦,佛像一律褒衣博帶,“秀骨清……[詳細]
  許從赟墓許從赟墓(第三批省保)時代:遼地址:大同市城西南7公里新添堡村為遼代景宗乾亨四年(982年)大同軍節(jié)度使許從赟夫婦合葬墓,1986年8月發(fā)掘。墓為仿木結構建筑的磚砌單室墓,坐北朝南,由墓道、高大的墓門樓、甬道、墓室組成。墓室平面呈圓形,蒼穹頂,高5.20米,底徑4.92米,頂部繪有殘存的天象圖。墓室周壁為仿木結構,用柱六根間成四面,四面中間各砌一個門,南面是墓門,其它三面為假門。柱頭及鋪間……[詳細]
  焦山寺石窟(第五批省保)時代:北魏地址:大同市南郊區(qū)高山鎮(zhèn)高山村焦山寺石窟開鑿于北魏年間,遼金時期在窟前增建木構窟檐,2003年開發(fā)旅游業(yè)的焦山石窟寺,進行了歷史上最大規(guī)模的修復,整體建筑依山而建。寺址坐北朝南,依山勢辟五層平地,窟龕分布在東西長約60米,高約15米的崖面上,分布面積約900平方米。北魏窟龕主要集中在三至四層,洞窟形制有大像窟、僧房窟、禪窟等共有11個洞窟�?邇仍煜裰饕凶�、二佛……[詳細]
  辛寨村龍王廟(第五批省保)時代:清地址:大同市云岡區(qū)口泉鄉(xiāng)辛寨村辛寨村龍王廟整體坐北朝南,南北長50.5米,東西寬28米,占地面積為513平方米,原平面布局為二進院落,原一進院已毀,僅存二進院,現存建筑有5座,中軸線上由南向北依次為倒座戲臺、正殿,正殿兩側有東、西耳殿,現東耳殿已毀,倒座戲臺東、西兩側分別設有掖門1座。龍王廟創(chuàng)建年代不詳,1989年對正殿、戲臺進行過維修,現存建筑均為清代遺構。正殿……[詳細]
  趙彥莊龍王廟(第五批省保)時代:清地址:大同市新榮區(qū)花園屯鄉(xiāng)趙彥莊村南部趙彥莊龍王廟坐北朝南,現僅存戲臺、正殿均為清代建筑,廟院東西長16.4米,南北寬34.2米,占地面積約560平方米。正殿面闊三間,進深五椽,梁架為單步梁對五架梁通檐前后用三柱,前一間為敞廊,單檐硬山筒板布瓦頂,殿內兩山墻及后檐墻均存清代壁畫,面積約32平方米,現明次間裝修不存。戲臺面闊三間,進深三椽,單檐硬山筒板布瓦頂;前出抱……[詳細]
  吉家莊遺址吉家莊遺址(第一批省保)時代:新石器地址:大同市吉家莊鄉(xiāng)吉家莊村東南約0.5公里吉家莊村南臨殿山北麓,桑干河南岸。遺址位于桑干河二級階地上,遺址面積約1平方公里,大部分現為農田耕地,屬新石器時代遺址。遺址地面殘存遺物非常豐富,東北部有曲曲折折的小溝,從斷層可以看到灰坑和灰層。灰層厚達2.5米至3米左右,遺物數量不少,未發(fā)掘。根據地面的遺留物辨認,初步認為:遺址中的陶器質料主要是夾砂陶、泥……[詳細]

閼辨梻閮撮弬鐟扮础 閸忓秷鐭楁竟鐗堟 缂冩垹鐝崥鍫滅稊
濞嗐垼绻嬮崥鍕秴缂冩垵寮哥粔顖涚€崣鍌欑瑢閿涘苯鍙¢崥灞藉灡瀵ょ儤鍨滄禒顒傜法婵傜晫娈戠€硅泛娲妴鍌氼洤閺嬫粍鍋嶉張澶夌矙缂佸秴顔嶆稊锟狀棑閸忓娈戦弬鍥х摟閵嗕礁娴橀悧鍥风礉濞嗐垼绻嬫稉搴㈠灉娴狀剝浠堢化锟�
婵″倸褰傞悳鐗堟杺濞岀粯鈧佲偓浣风皑鐎圭偞鈧佲偓浣瑰Η閺堫垱鈧冩▕闁挎瑥鎷伴悧鍫熸綀閺傚綊娼伴惃鍕6妫版ê寮锋稉宥堝娣団剝浼呴敍宀冾嚞閸欏﹥妞傛稉搴㈠灉娴狀剝浠堢化锟� 閼辨梻閮撮幋鎴滄粦閿涳拷 Email閿涙瓬ytravel666*163.com閿涳拷*閺€閫涜礋@閿涳拷
閵嗏偓閵嗏偓閺呭┉CP婢讹拷2023016012閸欙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