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廣東省 > 清遠市旅游

清遠市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文英書院位于英德大灣鎮(zhèn)金灣社區(qū)——始建于1898年,坐南朝北,背倚金山,環(huán)境優(yōu)美,結構別具一格,規(guī)模宏偉壯觀。文英書院建于清代光緒二十四年,坐南向北,為磚木結構。建筑包括三進式一廳兩廂房,面闊24.6米,進深22.6米,占地面積555.96平方米。當時,英德境內建于清朝期間的書院除了文英書院以外,還有龍山書院、南山書院、會英書院、文瀾書院。歷經(jīng)時間淘洗,大灣鎮(zhèn)文英書院成為唯一幸存下來的古書院。科舉……[詳細]
  北宋連州巾峰山摩崖石刻位于連州市連州鎮(zhèn)東郊巾峰山麓。北宋熙寧元年(1068年)周濂溪游巾峰山題“廉泉之源”四字,高0.96米,寬4米。正書,字徑0.75米。《粵東金石略》載文:“周子為廣東提刑游巾山,刻‘廉泉之源’四字于石壁,結構樸拙而筆筆不茍,穆然有道氣象,令人起敬!敝苠ハ1017~1073年),名敦頤,道州營道(今湖南道縣)人。北宋哲學家,宋代程朱理學(即道學)的創(chuàng)始人。曾任大理寺丞,太子……[詳細]
  騎田嶺古道位于清遠市連州市大路邊鎮(zhèn)順泉村。雖然沒有大庚嶺那么熱鬧,但年齡卻比大庚嶺更老。這里擁有五嶺里最早的古道。對封建時期的兵家來說,它的戰(zhàn)略意義也十分重要,甚至嶺上的陽山關還用天險地勢擋住了漢軍的進攻,成就了南越王趙佗的皇帝夢。騎田嶺秦漢古道,是內地通往嶺南的最早官道,中原先進文化的先聲由此“咽喉”傳遞而來。趙佗率領的秦軍是開山之祖,東漢章帝時,大司農鄭弘奉命拓寬此道!按寺芬婚_,中原之聲近矣……[詳細]
  東坑祠位于佛岡縣水頭鎮(zhèn)東坑村。始建于明,歷代均有重建,現(xiàn)建筑為清代風格,坐北向南,建筑規(guī)模較大,占地面積1432平方米。平面為三進三路四合院式布局,正祠與兩側襯祠之間置青云巷間隔。主體建筑為硬山頂、綠色琉璃瓦筒飾邊,穿斗式木構梁架。梁枋上飾以精致的木雕,屋脊灰塑人物、山水、龍鳳、花鳥等各種圖案,形象逼真,栩栩如生,乃佛岡祠堂建筑裝飾之首。1986年佛岡縣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11月……[詳細]
  學發(fā)公祠位于廣東省陽山縣七拱鎮(zhèn)大禾崗,距四驅車場3公里,背山面水、座南朝北,由愛國華僑朱海均先生為紀念其先父朱學發(fā)而建造。因其外形酷似拉薩布達拉宮以及“其宏壯之規(guī)模為北江數(shù)府州所未有”,故而稱之“廣東布達拉宮”。公祠建成于1935年,公祠屬中西結合宮殿式的巨型建筑,中西合璧,同時也具有鮮明客家建筑風格。公祠前后座的石門框,共刻有十一匾十三聯(lián)。十一匾中,國民黨黨政軍要員余漢謀、李漢魂、陳濟棠、鄧澤如……[詳細]
  功垂捍御牌坊,位于英德城西白樓村西廟前。功垂捍御牌坊始建于同治十年(1871年),3間4柱5樓,以花崗巖為原料砌筑。首層門楣上陰刻“功垂捍御”,頂層正中陰刻“圣旨”。虞夫人坊(功垂捍御牌坊)在麻寨(今城西,長嶺一帶)古西神祠,咸豐十年(1860年)兩廣總督勞崇光題請敕賜號,同治十年(1871年)建。2008年11月8日,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fā)出《關于公布第五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通知》, 功垂捍御牌……[詳細]
  平瑤嶺摩崖石刻位于連南縣大坪鄉(xiāng)軍寮村老排上。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排瑤發(fā)起暴-動,總兵鄭芝龍奉命統(tǒng)率3萬漳潮兵鎮(zhèn)壓,攻破里八洞、火燒坪、大掌、軍寮等瑤排,焚燒殆盡。特令隨軍監(jiān)紀董梅鼎刊“平瑤嶺”三字,刻于懸崖石壁上,以記鎮(zhèn)壓眾瑤事!捌浆帋X”三字刻在高8米、寬6米的石壁上,楷書陰刻,每字高0.60米、寬0.60米。1986年連南縣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大云洞,位于連州市連州鎮(zhèn)城西3公里,其摩巖石刻被列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洞中有巖溜點滴,四時不涸,狀如滴翠,故稱“秀巖滴翠”,為古“湟川八景”之一。巖洞中鐫有宋代周敦頤、張浚(南宋宰相)等許多歷代名流的石刻。其中有鐫有:“何人鑿破池中天,鬼斧神工不記年。欲覓仙床尋蝶夢,閑敲石鼓震龍眠。洞垂滴乳晴仍雨,巖峙江頭水帶煙。此日重游風景好,雪泥鴻爪話前緣!钡脑娢,詩中可見,大云洞風景奇特秀美,真不愧……[詳細]
  寺塔在浛洸鎮(zhèn)東北方平地上,因塔旁建有蓬萊寺(已毀)而得名。因塔磚有“舍利弗”陽文,故又稱“舍利塔”!渡刂莞尽贰ⅰ队⒌驴h志》均載此塔建于唐咸通年間,宋代曾重修。塔為平面六角五層樓閣式磚室塔。高15.4米,塔腔為穿壁繞平座結構。首層設副階,以上各層以棱角牙子磚和線磚相間疊澀出檐,塔身置假平座并向上逐層收分。其形制結構為宋塔風格。宋鄒衍中有詩云:“半藏舍利半每苔,劫火曾經(jīng)未化灰。芳草年年春自綠,六朝……[詳細]
  民安古民居位于佛岡縣民安上岳村委會橫圍片村,占地面積約45000平方米。建筑群氣勢恢宏,保存相當完好。相傳南宋末年,上岳村朱氏始祖朱文煥護送南宋皇帝逃亡北江金魚咀時不幸殉職,其子于上岳村落戶,從此繁衍后代,至今已有32代。古民居布局清晰、嚴謹,錯落有致。全村由十八“里”組成,建筑風格屬于明清嶺南派,每戶均雕梁畫棟,墻壁繪畫各具特色,村道鋪設花崗巖石板。朱氏祖屋樸山祠堂始建于乾隆四十六年(1782年……[詳細]
  豐陽古道位于清遠連州市豐陽鎮(zhèn)豐陽村西北部,這里毗鄰廣西和湖南兩省,自古便是三省邊界最重要的商貿通道,更是南粵古驛道六條線路中肇雷古驛道文化線路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豐陽古道是明、淸時期人們從連州走陸路前往湖南省藍山縣、寧遠縣、永州的一條交通要道,古道往北延伸至廣西北部,F(xiàn)在殘存的古道長約6公里,位于廣東省淸遠市連州市三水瑤族鄉(xiāng)左里村委三江口自然村東面,古道路面多數(shù)路段用鵝卵石鋪成,寬1.2至1.5米![詳細]
  牛欄洞遺址位于英德市云嶺鎮(zhèn)獅石山南麓。年代為舊石器時代晚期至新石器時代早期。1983年發(fā)現(xiàn),總面積約400平方米。1996~1998年發(fā)掘50多平方米。該洞平面為曲尺形,廊道式發(fā)育。文化堆積中含大量螺殼和動物骨骼。石器均為礫石制作,有少量石片石器。文化內涵可分為三期:第一期為舊石器時代晚期,僅見打制石器和骨器,動物群中有少量絕滅種,少見螺殼,碳十四測定動物骨骼標本的年齡為距今10780年至1241……[詳細]
  平瑤嶺遺址位于清遠市連南瑤族自治縣大坪鎮(zhèn)軍寮村,年代為明。本體為軍寮排遺址、燒紙?zhí)眠z址、平瑤嶺摩崖石刻、燒紙?zhí)媚ρ率獭?019年4月19日,平瑤嶺遺址被公布為第九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鰲頭塔位于清遠市清新縣太和鎮(zhèn)禾豐村委會塔腳村。鰲頭塔高29.7米共九層,為八面樓閣式每面寬3.4米,建筑面積55.8平方米磚砌,五平列狗牙磚出檐,下塑花紋,第二層刻有“高占鰲頭”四字始建于明萬歷十三年(1585年),由永州通判鐘于田倡建。420年來,鰲頭塔多次重修如清順治十一年(1654年),由清遠分守道陳贄組織重修?滴跞(1693年)大火燒毀后由知縣張象乾組織修復雍正七年(1729年)鰲……[詳細]
  石咀頭圍場門樓,始建于明,位于清遠市佛岡縣逕頭鎮(zhèn)逕頭村![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