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峰古寺目前是潮州地區(qū)香火比較旺的一個寺廟,因古寺位于韓江邊大山坳中,其自然風光秀麗,是郊區(qū)難得的一片靜土,除了上香求平安外,也是一個不錯的自然游覽景點,周邊的山峰都可以攀登,山上風光秀美。別峰古寺位于意溪鎮(zhèn)橡埔村別峰山,面臨韓江,南攬鳳城秀色,群山環(huán)抱。別峰山原稱鳳棲山,明代有潮州八景之一的“鳳棲木棉”。清末林大川在《韓江記》載“鳳棲山即別峰山也,距城東北十里,山峰秀色而為附郭名勝,文人學士多覽……[詳細] |
鳳凰臺位于廣濟橋下游近一公里處,韓江江心小島仙洲島之鳳凰洲頭。始建于明隆慶二年(1568年),為知府侯必登創(chuàng)建。原臺分3級,高7丈,上有四角方亭,立于塔式石基之上,橫匾上 書-“中流砥柱”4個大字。隨后歷代又在鳳凰洲陸續(xù)增建十相祠、文昌祠、奎閣、龍神廟、天后宮等景點,還有庵寺古塔等。這些建筑風格古雅、樸實,形成江中的一個獨特景區(qū)。由于遭受大水,兵亂等天災-,幾經(jīng)興廢,屢毀屢修。至1998年以前存在……[詳細] |
李氏宗祠位于潮州城區(qū)中山路中段,原為李姓祠堂,1987年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是因為它是黃埔軍校潮州分校舊址。早在1925年3月,東征軍占領潮州后,為使隨軍東征的黃埔軍校第二期學生能有機會補習課程,籌設潮州分校。未及一月,軍校學生奉命返回總校。1925年10月,國民革命軍二次東征,11月再次占領潮州,復設黃埔軍校潮州分校于李厝祠(1926年5月1日改稱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潮州分校),招生范圍為惠、潮、……[詳細] |
叩齒庵在潮州市區(qū)下西平路道后巷。原名濟生庵(又名大隱庵),始建于唐代。清咸豐林大川《韓江記》載:“叩齒庵在城南書院左,即韓昌黎大顛至郡所住處也”。庵內大顛堂額寫:“聰明宏博”四字。中為大雄寶殿,階前有兩古榕,不假泥土,騎階前石而生,呈黑鐵色,極其古致,據(jù)說已有數(shù)百年歷史。宋廣東轉運判官周敦頤留堂壁云:“退之自謂如夫子,原道低排佛老非,不識大顛何似者,數(shù)書珍重更留衣!边谍X庵的傳說相傳唐元和十四年(……[詳細] |
馬發(fā)墓位于城區(qū)金山頂一覽亭邊,朝南偏東,碑石為民國初年民軍首領孫丹崖所立,后被摧殘。新中國成立后曾一度遷往西湖山南巖附近,上世紀60年代又移回金山頂,“文革”期間墓碑被敲斷,墓穴被毀平,1979年重修,筑回舊碑(殘缺不全),再豎立于墓前。馬發(fā)墓也稱馬公墳。馬發(fā),海陽(潮安舊稱)人,南宋景炎年間為潮州摧鋒寨正將。時元兵南侵宋帝趙昰(后為趙昺)避走廣東邊境,繼續(xù)抵抗元兵。景炎二年(1277年)元將唆都……[詳細] |
北關古窯遺址在城區(qū)西北面距潮州西湖約500多米處,也稱窯上埠窯址,與距此不遠之北堤頭古窯址以及潮州古城南郊的洪厝埠窯址第四層、竹園墩窯址第三層一樣,同為唐代古窯址。出土物有碗、碟、壺、罐、盆等物,胎胚較厚重,外壁一般施半截釉,平底,滿釉和環(huán)底器極少,與廣東唐代器物主要特征相符,從壺、碗造型風格看,也為南北各地唐代窯址、墓葬出土物所常見,本地唐“儀鳳四年”墓也有同類出土,蓮花瓣紋瓦當也具唐代風格。其……[詳細] |
甘露寺,據(jù)《明一統(tǒng)志》所載于北宋治平年間(1064—1067)始創(chuàng),而民間相傳有孝子廬墓而甘露降故名,自宋就奉佛。明、清、民國有修建,1984年起重修。以其天然大石室冠潮汕和石壁鑿造大型彌勒像之奇特壯觀,而游客不絕。1986年6月獲登記開放。甘露寺寺門由三塊品字型的巨石疊成,“玉簡書院”、“甘露洞天”,的題刻依稀可辨。佛寺上蓋是一塊凌空飛出的底平如削的巨石,蔚為奇觀。全寺約600平方米,分為3個部……[詳細] |
石庵位于湘橋區(qū)意溪鎮(zhèn)桂坑村石庵山(古稱石甕山)西面半山坡,距潮州市區(qū)約15公里。山上高樹凝煙,怪石嶙峋,曲徑迀回,洞穴幽邃;山下碧溪流水,清幽雅致。石庵依山而筑,盡得自然之神韻。庵分二層:上為佛堂,白墻灰瓦,十分簡樸,堂前有桂花一株,高逾一丈,植于明代,據(jù)傳為明末公主(郡主)手栽,芬馥異常;下為自然巖洞,洞虛如室,可容十數(shù)人。從山腳登蜿蜒小徑而上,可見路左峭壁上,鐫“寒拾留響”、“不昧因果”的摩崖……[詳細] |
象埔寨,位于古巷鎮(zhèn)古一村,座西向東偏北30°。象埔寨寬162.4米,深154.4米,寨為方形,建筑格局規(guī)范嚴謹,有“三街六巷七十二做厝,座座格局不同相同”之說,全寨由一大門進出,并各有通道連接最后面的“陳氏大宗祠”,通道長約110米,寬5.9米,在通道的兩側有三條平行巷,每條巷長140米,寬2.3米,從寨門內至大宗祠后,建有三條橫向貫穿全寨的大街。第一街長157米,寬2.7米。第二街長157米,寬……[詳細] |
革命烈士紀念碑在潮州西湖公園內,位于西湖山北麓,座北向南,碑高九米,1955年4月5日落成。紀念碑正(南)面上鐫“潮州革命烈士紀念碑”,下列“中國共產黨潮安縣、潮州市委員會,潮安縣、潮州市人民委員會,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潮安縣、潮州市委員會,潮安縣、潮州市工會聯(lián)合會,潮安縣、潮州市民主婦女聯(lián)合會,一九五五年四月五日建”。碑東面刻“永垂不朽”,中國共產黨潮安縣委員會立;西面刻“萬古長青”,中國共產黨……[詳細] |
陳氏大宗祠,位于潮安縣官塘鎮(zhèn)巷下鄉(xiāng),座西向東,三進格局。該祠寬21.3米,進深約43米,單門一體,三進依次增高,第一天井至中廳約增高83厘米,由四級臺階遞升,第二天井至后廳約增高93厘米,亦由四級臺階遞升。陳氏大宗祠前有石刻對聯(lián):“閩海分藩傳舊德,秋溪仆世振新猷”。匾額“陳氏大宗廟”,背鐫“清泉流派”,落款:“乾隆庚午秋玖月裔孫義勇等重建”。據(jù)官塘清末秀才陳舜臣所著的《心耕谷果》一書所載:“陳坦父……[詳細] |
外江梨園公所位于潮州市區(qū)上水門街頭,始建年代未明,清光緒年間重修,是當日潮州地區(qū)外江戲各班及潮音班藝人集聚之所。公所座北向南,門額刻“外江梨園公所”六字,門樓檐下,嵌鑲雕刻,甚為雅致。門前左右有石鼓。公所門面寬12米多,深度23米多,屋頂嵌鑲彩瓷片,裝飾花鳥蟲魚,栩栩如生。全座分三進,斗拱抬梁式木結構屋架,屋面正脊斜脊均飾以潮州嵌瓷人物造型,一、二進有天井通廊,均為卷蓬頂建筑形式。二座有如戲臺構造……[詳細] |
潮州 “八一”南昌起義南下部隊第三師司令部舊址位于潮州市西湖公園涵碧樓。樓建于1922年,為鋼筋混凝土構筑的西式雙層小樓房,建筑面積400多平方米?谷諔(zhàn)爭時期為日本侵略軍所毀。1964年按原貌重建。樓額灰塑“涵碧樓”三字,為郭沫若書。 1927年周恩來、賀龍、朱德、葉挺、劉伯承等率南昌起義軍向廣東進發(fā),于9月23日進駐潮州,占領敵人的警察署及國民黨的重要機關,打開監(jiān)獄,釋放政治犯。當時賀龍部第……[詳細] |
孫石溪墓,在潮安縣沙溪鎮(zhèn)桑浦山伯爺山北坡,墓面向北。有碑亭、拜亭,圴為花崗巖巨石筑成。四柱落地,上蓋由幾塊巨石組成,碑文寫著:“明思棟散官石溪孫公,漁湖純德柔人林氏墓”。碑亭前約10米處是龐大的拜亭,結構為三開間八石柱托石楹、亭頂由花崗巖巨石板蓋成,完整無損。碑亭與拜亭均為花崗巖巨石筑成。碑亭高4米、重檐歇山頂,墓碑刻著“明思棟散官石溪孫公,漁湖純德柔人林氏墓”。碑亭正前方約10米處,是龐大的拜……[詳細] |
謝氏世族宗祠于明嘉靖壬子年(1552年),由謝氏先人謝麟之玄孫謝淮及六世孫順慶府副知訓謝承志建造,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宗祠前墻嵌有明萬歷七年“謝氏世族宗祠碑記”一通,前座門樓為垂花柱連拱承檁構架,門廳為木瓜抬梁構架,主座為駝墩抬梁構架。根據(jù)老族人敘述及碑記查證,宗祠中翁重光前只供奉著謝氏先人謝麟及其子謝玙、其孫謝紀三代。宗祠座東南朝西北,二進格局,面寬12.15米,進深27.9米,占地面積3……[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