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廣東省 > 東莞市旅游

東莞市文物古跡介紹

景通公祠
  景通公祠:始建于清中期,為十世祖李景通的家祠,始建于明隆慶年間,清嘉慶年間重修。坐北朝南,三開間二進院落布局,抬梁與穿斗混合式梁架結構,硬山頂。首進設二塾臺。面闊9.5米,進深17.1米,占地面積162.45平方米。磚木結構,硬山頂,封檐板、梁架木雕和犁頭、橫梁石雕工藝精美![詳細]
東莞芙蓉寺
  “百年古剎”—芙蓉寺 座落于森林公園寶山峰頂西北山麓,始建于明末崇禎十三年的百年古剎—芙蓉寺,距今已有四百多年歷史。修復后的寺院,整體建筑呈漢唐之風,古樸莊重,大氣恢宏;四周群山合抱,古樟環(huán)擁;寺內香火鼎盛,游客如織,正是弘揚佛教傳統文化,傳播社會和諧理念的神圣之所![詳細]
163、探花祠
探花祠
  探花祠坐落在中堂鎮(zhèn)風沖村內的勝起家祠是清朝探花陳伯陶的故居。陳伯陶(1855-1930),字象華,一字子礪,中堂鎮(zhèn)鳳涌村人,光緒元年(1875年)考取秀才,光緒五年(1879年)考取解元,光緒十八年(1892年)中探花。根據蘇澤東編撰的《東莞題名錄》,他是東莞歷史上唯一一位文探花。說起他當年參加殿試,其中還有一段小插曲。陳伯陶在殿試中,初置第一,也就是狀元,然而因為試卷中將“宣撫司”寫成“宣慰司”,因此被壓在第十名之外,所幸獲得咸豐朝狀元、戶部尚書翁同和據理力爭,改列第三名,授翰林院編修、文淵閣校理、武英殿協修,后歷任官國史館協修、總纂。民國后,陳伯陶移居香港九龍潛心著述,號“九龍真逸”,1930年8月20日卒于九龍寓所,享年76歲,后葬于廣州郊區(qū)南崗。探花祠堂門前是一口足有幾畝地的大池塘,眺望遠處是一片開闊的農田,祠堂是典型的清代嶺南風格建筑,門上的“勝起家祠”四個藍色楷體字還保存得很好……[詳細]
164、迎恩門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迎恩門
  莞城迎恩城樓(俗稱西城樓),位于莞城西正路口。建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是莞城標志性古建筑,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它與東門和陽、南門崇德、北門鎮(zhèn)海三城樓同時建于明洪武年間,是東莞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城樓高16米,寬126米,厚14米;樓頂為重疊歇山式構筑,有36根大圓柱支承,紅墻綠瓦,畫梁彩柱,飛檐斗拱,雄偉壯觀。城樓下為拱門通道,六十年代重修時,將原來一條通道兩重城門改為三條通道,不設城門,以適應交通需要。經過幾百年的風雨洗禮,迎恩城樓依然屹立不倒,雄姿英發(fā)。它在西城樓文化廣場以及附近現代化高層建筑的襯托下,散發(fā)出其歷史久遠、文化內涵深厚的獨特魅力。景點位置廣東省東莞莞城區(qū)西正路……[詳細]
165、歐仙寺
歐仙寺
  歐仙寺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石龍黃家山原小學內,始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光緒十年(1889年)重修。今存建筑物為水磨青磚,水泥頂,西洋式平房。歐仙,字東明,黃家山人,宋仁宗時在世。年輕時曾到羅浮山從黃野人學道,暮年返鄉(xiāng),買舟垂釣,順以渡人。后來傳說有一天深夜,有道人度他得道成仙,由于此人心地善良,樂善好施,深為鄉(xiāng)民樂道。鄉(xiāng)民為了紀念他,在鄉(xiāng)間擇一清境廟側,集資建祠,稱“歐公祠”![詳細]
中坑王氏大宗祠
  中坑王氏大宗祠位于東莞市石排鎮(zhèn)中坑村。是石排目前發(fā)現的保存最完整的宗祠之一。雖然歷經五百多年,但這座古老的嶺南建筑,并沒有因為年代的久遠而呈老態(tài)龍鐘之勢,它們依然聳立在中坑后輩們的面前,在塵世的風雨中,將一番似水流年娓娓道來。明德堂王氏大宗祠也被譽為嶺南建筑藝術的精品。中坑明德堂王氏大宗祠又名中坑明德堂,始建于明代中晚期。自始建到今已有五百年歷史。現存建筑是清代早期所遺留,但宗祠的基本布置和格局仍為明代手法,大門頂部的歷史名人題字門匾和其下的雕琢精美的門枕石以及廳堂內的部分造型古樸的石礎,還是明代原物。自清代重建至現在的歷次維修,皆在其上留下各個時代的印跡,時代脈絡清晰可辨,難得的是石牌坊上有“嘉慶十四年中秋”的題刻記載,是有絕對紀年的建筑物。整個宗祠就猶如一部磚石書寫的建筑史冊,甚為珍貴。宗祠面闊五間,中庭寬闊,規(guī)模宏大,氣勢壯觀。加上后堂正脊上的龍鳳灰塑紋,說明該村王氏家族在歷史上曾經……[詳細]
衛(wèi)佐邦墓
  衛(wèi)佐邦墓位于東莞東城區(qū)同沙林場飛鵝嶺。在同沙生態(tài)公園里面,不僅有美麗的自然風光,還保存了多處歷史遺址和人文景勝。園區(qū)里青山綠水環(huán)繞的飛鵝山上,有一座鮮為人知的百年將軍墓——衛(wèi)佐邦墓。2008年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大步觀音祖廟
  觀音祖廟位于麻涌鎮(zhèn)大步村寧坊附近,東臨創(chuàng)興二路,始建于1912年,在1989年重修。觀音祖廟為座西向東、三開二進四合院式布局,硬山頂、抬梁穿斗混合結構,長20米、寬10米,面積200平方米。首進、二進梁架裝飾精致,正殿供奉觀音菩薩,右殿供奉抬觀音的龍亭和觀世音神像。“龍亭”用名貴的紫檀木雕刻而成,工藝精湛,是一座被村民公認的村寶,至今仍保存在廟內。首進的壁畫、石刻字、磚雕及石碑碑文基本保存完整(另在廟的左側南面與觀音祖廟同期建筑的“東壁社學”和北面的“公所”也基本保存完好)。觀音祖廟是鄉(xiāng)村的道教廟宇,經麻涌文化站多次組織有關人士、專家對觀音祖廟的現場考察、調查、論證,一致認為該廟在麻涌鎮(zhèn)具有較高的歷史、工藝、科研價值,并得到有效的保護。麻涌鎮(zhèn)人民政府在2000年已公布觀音祖廟為鎮(zhèn)級文物保護單位,并裝有文物保護單位告示牌和標志牌。大步鄉(xiāng)民崇拜,相傳在建國前每年的農歷正月十九日(觀音誕),村民……[詳細]
“奉天勅命”碑刻
  “奉天勅命”碑刻為兩塊青石刻,同樣大小,高160厘米,寬76厘米,碑文均為明正德五年(1510年)12月26日皇帝勅命的,內容一是賜封戶部員外郎鐘紹之母高謝氏為太安人,一是封鐘紹之父為承德郎。兩碑現保存完好,是區(qū)內僅有的明代碑刻。……[詳細]
金沙靈塔園
  金沙靈塔園位于沙田鎮(zhèn),占地面積58.93畝,靈塔主體17層,現已建成13層,建筑面積17500平方米,靈塔內有靈塔位44700個,內設豪華電梯、排風除濕、中央空調恒溫。周邊有噴泉池、放生池、長廊、靈塔碑及休閑區(qū),還建有日月壇和大雄寶殿![詳細]
171、云野公祠
云野公祠
  云野公祠建于公元2002年,堂號為“敬德堂”,面積158.8平方米,集資金額,港幣58萬元,人民幣2萬8千元。祠堂中的獅階礎柱均為麻石,梁桁檐罩都是仿古木構件![詳細]
節(jié)馬碑
  節(jié)馬碑,原置于虎門寨關忠節(jié)祠內壁。是清同治元年(1860)重修此祠時,虎門水師提標中軍參將鄭耀樣,右營游擊賴建猶所立。碑料為黑云石,碑長1.5米,寬0.4米,厚0.023米。節(jié)馬碑圖文并茂,前段刻有一幅栩栩如生的節(jié)馬圖,后段是贊頌節(jié)寫的《書馬行》詩文。它記載了1841年1月7日,英軍重兵進攻虎門?诘纳辰桥谂_,守將陳連升率領全臺600多名官兵,抗擊數倍于己的敵人,而絕大部分壯烈殉國,陳連升的戰(zhàn)馬也被擄香港,其坐騎久隨主人征戰(zhàn),訓練有素,性如其主。英國侵略者喂之不吃,近之則踢,騎之則摔,刀砍不懼,后來被放到香港的山中,它連地上的草也不吃,每日朝著虎門沙角煙臺的方向悲鳴嘶叫。好心的中國人把飼料喂它,捧給它才吃,如果放在地上它就不吃,并昂首而走。每當近前看它的人講到它是陳連升的戰(zhàn)馬時,它就淚水涔涔,當有人說帶它回虎門時,它就擺著尾巴跟著走。但是,英國侵略者始終不肯放它回來。它長期忍饑挨餓,終于1……[詳細]
余屋余氏宗祠
  余氏宗祠位于廣東東莞市東城街道余屋社區(qū),是一處始建于明朝弘治元年(1488年)的家族祠堂建筑,屬于余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賢的場所。長53米,寬17.4米,總面積約922平方米。紅石青磚構筑,分四進。正門橫匾書“余氏宗祠”,第二進有一木匾,正面書“風采流芳”,背面書“兩朝良弼”,為浦江阮尚忠題。整個建筑物保存完好。有碑刻“余氏祠堂記”一塊,為明朝弘治元年(1488年)所刻,是進士中憲大夫、戶部尚書郎陳嘉言撰文并書篆的。該碑記述余氏家族從宋到明南遷東莞定居的過程。為研究東城歷史提供了寶貴資料![詳細]
174、東莞林氏宗祠
東莞林氏宗祠
  林氏宗祠位于石龍鎮(zhèn)林屋村,約建于宋末元初,至今已有近700多年歷史,是記載林氏家族從福建蒲田遷移廣東南雄再遷移東莞石龍的立村標志建筑,原名存著堂。林氏宗祠占地1230平方米,是傳統的嶺南祠堂建筑風格,磚瓦建筑,共有四棟,原有內外炮臺兩棟。第二棟“九牧流芳”牌坊是為紀念林氏祖先善樂公的九個兒子都是“九牧刺史”之職,牌坊下面有屏風門,平時不開,只作迎接京城、省城大-之用,兩列馬房,供京城或各地-的馬匹休息之用。第二與第三棟之間是一方天井,兩旁左右有兩個鑼鼓亭,凡有喜慶大事和迎接上級-都會鳴鑼擊鼓,第三棟是,存著重地,牌匾,中間大堂是族人喜慶(結婚、開燈)、開會議事之用,兩側設有兩間書房,供林氏族人上京考試使用。據傳大堂下面有七星伴月,很久以前有人挖開下面確有七個大沙缸空著。林氏宗祠因年久失修,并遭戰(zhàn)亂、水災等影響,多次重修,有記載的是在清朝乾隆年間重修過,最近一次重修是在1998年。……[詳細]
175、禮屏公祠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禮屏公祠
  禮屏公祠位于虎門鎮(zhèn)村頭村,是目前虎門規(guī)模最大、疊砌最精、保存最好的祠堂。禮屏公祠建于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占地面積607.4平方米,正門前面寬18.07米,左邊長9.97米,右邊長40.17,后面寬15.2米。祠分兩路四進,中有青云巷。左路面闊三間,前三進為頭門、中廳、后廳,前后天井兩側均有連廊;最后一進(北廳)為單獨院落,以兩側門自青云巷及左側街巷進出。右路由于改建較多,關系較復雜,但基本的格局仍可辨析:三進,自天井側向進出?v向軸線上建筑除第四進廳外崳為硬山屋頂形式,第四進廳(北廳)與其它連廊等為卷棚頂。四進屋脊各不相同,越后越低,最后一進為卷棚,無脊,脊式為龍舟形,其上下不立鰲魚,頭門南面垂脊前立有獅子。屋脊造型弧線連貫自然,灰塑造型細膩逼真。梁架為廣府地區(qū)清代典型瓜柱抬梁形式。墻體砌塊為青磚,外墻使用磨磚對縫工藝,材藝均稱上乘。禮屏公祠用料精良,加工精細,設計大方,繁簡得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