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山西省 > 忻州市旅游

忻州市文物古跡介紹

61、靈境寺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靈境寺
  靈境寺,位于五臺縣靈境鄉(xiāng)靈境村。據(jù)明《清涼山志》載,建于明成化年間(1465-1487),清康熙年間(1662-1722)、道光二十年(1840)重修。 坐北向南,四合院落布局,占地面積1276平方米,F(xiàn)存儀門1座,面一間,深二椽,卷棚懸山頂,前面垂蓮柱,安板門,里為儀門式。北正殿為三圣殿,面寬三間,進深五椽,前設廊,硬山頂,當心間隔扇門,兩盡間隔扇窗,內供華嚴三圣玉佛,十六羅漢,大梁墨題:“大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北殿左右磚券門洞進入東西小院,均有正房三間,東西房三間,均出廊,為僧寮房。東配殿為東方三圣殿,面寬三間,進深四椽,前出廊,硬山頂,中隔扇門,旁安隔扇窗,內供東方三圣、關云長、彌勒佛。西配殿為西方三圣殿,面三間,深四椽,前出廊,硬山頂,內供西方三圣。殿廊內有“大清道光十二年(1886)重修”石碣1方。該寺為日本佛教徒所尊崇,相傳在唐代曾有3名日本人在該寺出家,日本奈良靈仙……[詳細]
62、趙杲觀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趙杲觀
  趙杲觀,位于代縣新高鄉(xiāng)洪寺村北約3000米的天臺山溝。相傳春秋末,趙襄子滅代,代君夫人自殺,其余姬妾由丞相趙杲引護外逃,隱居天臺山,后人紀念其功德,建祠祀奉,稱此為趙杲觀。據(jù)觀內碑載,創(chuàng)建于北魏,明成化年間(1465—1487)、萬歷年間(1573—1620)曾予重修,清康熙年間(1662—1722)增修。觀分南北兩洞,占地面積2220平方米,F(xiàn)存北洞正殿為明代遺構,余皆為清代建筑。南洞名“自在庵”,內為天然石洞,外壁設木構窟檐。北洞依山勢而建,共有三進院落,院落朝向各不相同。第三進院落坐北向南,中軸線上建有韋馱殿和正殿,兩側為東西配殿、耳殿和朝元洞。正殿石砌臺基,基寬9米、深6.9米、高0.65米。面寬三間,進深四椽,單檐硬山頂,五檁前廊式構架,前檐明、次間施有四扇六抹格扇門。觀外北洞北及東北半山腰依山筑有三座樓閣。觀內現(xiàn)存明重修碑4通,清重修及功德碑碣14通(方),民國重修及功德碑5通……[詳細]
五臺山佛光寺
  佛光寺,位于五臺縣豆村鎮(zhèn)佛光村東南。據(jù)《清涼山志》記載,創(chuàng)建于北魏孝文帝時期(471-499),唐武宗會昌五年(845)滅佛,寺院除幾座墓塔外,全部被毀。唐大中十一年(857)由京都女弟子寧公遇和高僧愿誠主持重建。金天會年間(1123-1137)于寺內前院兩側建文殊、普賢殿。元代補修殿頂、脊獸。明、清重建山門(天王殿)、伽藍殿、香-雨樓、關帝殿和萬善堂。清末普賢殿被火焚毀,民國初增筑窯洞及南北廂房。占地面積1.56萬平方米。做東向西,依山而形成三層院落,中軸線建有影壁、山門(天王殿)和東大殿。前院北側為文殊殿,南為伽藍殿;中院兩側為南北廂房各七間,北有藏經樓;上院大佛殿左右建有關公殿、萬善堂等,F(xiàn)存建筑東大殿為唐代遺構,文殊殿為金代所建,余皆為明、清建筑。寺內保存有北朝祖師塔1座,唐代經幢2座,明代經幢1座,唐代塑像35尊,金代塑像7尊,明代塑像5尊,唐代壁畫61.68平方米,宋代壁畫2.……[詳細]
64、楊忠武祠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楊忠武祠
  位于代縣東北20公里處的鹿蹄澗村、是宋代名將楊業(yè)后代為祭把楊業(yè)夫婦及其后代名人而建的祠堂。楊忠武祠創(chuàng)建于元代至元16年(公元1279年),祠分為前后兩院,前院東、西、北各建堂宇三楹,奉祀楊業(yè)及其后裔。后院,左右?guī)扛魅g,正殿五間、懸有“千秋忠義”、“威鎮(zhèn)華夷”、“忠勛世美”三塊題匾。廊柱對聯(lián)書有“豐功偉烈著邊疆,勇冠千軍稱無故;浩氣英風留擊塞、聲威萬代佩專城”。殿內塑像正中為楊業(yè)與余太君像,兩側為八子塑像,東、西、南三面為楊家歷代名將塑像。楊家當年在戰(zhàn)火中使用的戰(zhàn)鼓銅鑼,也陳列在殿內門口。后院正中、立一塊玲隴剔透的太湖石,相傳這是當年從地下發(fā)現(xiàn)的鹿蹄石,已挺立了600多年,石色依然青翠。背面,雕有一只梅花鹿,蹄跡遍布石上,蹄下有激起的水花旋渦。石座四層,上刻烏獸、花卉、浮云、山水。第三層石背鐫刻“泰寶元平”字樣。……[詳細]
五臺山塔院寺塔
  五臺山塔院寺塔:亦名“舍利塔”,位于五臺山懷鎮(zhèn)顯通寺南側塔院寺內。舍利塔塔基為正方形,總高約50米,全部用米漿拌和石灰砌筑而成,在青山綠叢之中,高聳的白塔格外引人注目。塔剎、露盤、寶珠皆為銅鑄,塔腰及露盤四周各懸風鐸,共252枚。風來叮當響,人們把它看作五臺山的標志![詳細]
崞陽文廟
  崞陽文廟時代:元地址:原平市崞陽鎮(zhèn)文廟街始建于元代,明清均有修葺。現(xiàn)存建筑主要有影壁、欞星門、泮池、戟門、大成殿等,占地面積2.1萬平方米。大成殿為元代建筑,面闊七間,進深五間,單檐歇山頂。殿頂施綠、黃、藍琉璃飾件。崞陽文廟,位于原平市崞陽鎮(zhèn)北街村文廟街。據(jù)光緒版《崞縣志》記載,始建于元大德三年(1299),后經明、清兩代修繕。東西長114.5米,南北寬146米,占地面積16717平方米。坐北朝南,三進院布局,中軸線依次建有影壁、欞星門、泮池、戟門和大成殿。現(xiàn)存建筑大成殿、戟門為明代遺構,余皆為清代建筑。廟內存元碑1通,清碑6通。2004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將文廟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內容摘自(《忻州文物薈萃》。2019年10月7日,崞陽文廟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詳細]
67、忻州興國寺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忻州興國寺
  興國寺位于忻州市城內興寺街。據(jù)碑文記載:興國寺始建于唐高祖武德六年(623),原名圣國寺,唐圣歷元年(698)敕為太平興國禪寺,后唐長興年間(930-933)改為興國寺。該寺原先規(guī)模宏大,近來在維修天王殿時,發(fā)現(xiàn)梁上有塊木板題有:“大唐敕賜忻州城太平興國禪寺,周圍有十二院。大明洪武年重修,成化年重修,弘冶年又重修,嘉靖二十六年八月又重修,今大清同治十一年四月開工重修佛殿、廊房、圍墻。萬壽宮朝門周正堂、濟榮重修!比舸蟮囊蛔始译方ㄋ聫R,清以后再沒維修過,再加上人為的破壞,特別是“文革”期間的拆寺毀像,幾乎夷為廢墟,幸存下來的只有天王殿一座建筑。忻府區(qū)佛教協(xié)會會長寂常法師看到這種殘破局面,發(fā)心修復這座古剎。法師四處募捐,自籌資金建殿塑像,F(xiàn)在已建起大雄寶殿,東西配殿。與大雄寶殿相對的是天王殿,該殿面寬3間,進深3間,單檐歇山頂,蓮花形斗拱,黃色琉璃瓦剪邊。殿內有兩根柱子支撐著大梁橫柁,這種結……[詳細]
寧武萬佛寺
  萬佛寺萬佛寺(第三批省保)時代:明、清地址:寧武縣城關鎮(zhèn)西關又稱萬佛禪寺,俗稱萬佛洞。背依萬佛梁山,前臨桑干河支流恢河。始建于明萬歷二十八年(1600年),清順治年間(1644—1661年)又予擴建,始成今日規(guī)模,F(xiàn)存為明、清建筑風格。寺坐北朝南,分前后兩進院落,總占地面積約3000平方米。中軸線上依次建有牌樓、山門、鐘樓、過殿、正殿、毗盧殿、觀音樓,左右為東西配殿、僧房,F(xiàn)存建筑除牌樓、鐘樓在“文革”期間被拆除外,余皆保存完好。正殿為主體建筑,磚石混砌窯洞式無梁殿,寬16米、深8米、高10米,單檐硬山頂。殿前設卷棚抱廈,檐下置仿木構磚雕斗栱,門為石券式,殿頂琉璃瓦覆蓋。殿內塑有釋迦牟尼、彌陀、文殊、菩賢等坐像。主尊佛后壁及左右小龕內立佛像數(shù)十尊,高約0.3米。毗盧殿為后院主殿,面寬三間,硬山頂。其后為觀音樓,重檐樓閣式建筑,懸山頂,下層為磚砌窯洞式,上層四周設廊,周設欄桿,游人可憑欄遠眺……[詳細]
69、岱岳廟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岱岳廟
  岱岳廟岱岳廟(第二批省保)時代:明、清地址:河曲縣城關鎮(zhèn)東6公里岱岳殿村西據(jù)寺內金大定十七年(1177年)功德幢記載,創(chuàng)建于金天會十二年(1134年),后歷代均有修葺。現(xiàn)存建筑多為明清遺物。廟坐北朝南,建筑規(guī)模不大,自成格局,占地面積3250平方米。中軸線上分布山門、樂亭、天齊殿、后土殿,西側便門內建龍王殿、靈官殿、地藏殿、圣母殿,東側便門內建禪房、關帝殿、-殿、玉皇閣、包公祠等。道教與諸風俗神匯聚一宇,是一處具有中國民間諸神祟拜性質的廟宇。天齊殿面寬三間,進深四椽,前出抱廈,側出八字墻,抱廈卷棚歇山頂,殿身硬山頂,琉璃剪邊,脊剎背面有“正德元年重建”題記。后土殿面寬三間,進深四椽,布灰筒板瓦硬山頂。殿內三壁繪77幅連環(huán)壁畫23平方米,主要為因果報應等內容。地藏殿規(guī)模與后土殿相當,殿內現(xiàn)存十殿閻君塑像,為明塑佳品。廟內共保存壁畫104平方米,內容豐富。此外還保存塑像15尊,碑碣11通(塊)……[詳細]
陽武朱氏牌樓
  亦名朱氏石坊,位于原平市城西14公里的陽武村。是晚清中議大夫陜西延榆綏兵道加鹽運使武訪疇為其母朱氏所修的節(jié)孝牌坊。武訪疇10歲喪父,32歲中進士,仕途順利,為官清正,頗受好評,晚年講學于西河書院。武訪疇母親朱氏,陽高縣人,28歲時丈夫不幸亡故,朱氏矢志守節(jié),撫育孤兒,享年73歲。武訪疇為官陜西時,朱氏曾隨衙居住,經常教誨兒子做官要做好官,是被禮教認為標準的道德楷模,所以在道光十五年,清宣宗圣旨特加“旌表”。朱氏牌樓原為三座,現(xiàn)存兩座,主樓座落于村中,配樓建于村外,兩牌樓均為石建。其主牌樓為四柱三樓,總高10.54米,面寬15米。牌樓面寬三間,主體由四根霸王柱承負支撐,霸王柱之間鏤雕二龍戲珠雀替聯(lián)接,活龍活現(xiàn),雕刻精致。上下檐額雕有二十四孝圖案,并配雕龍鳳花卉等吉祥之物。朱氏牌樓,遠看高大宏偉,氣勢磅礴,十分壯觀;近觀玲瓏剔透,雕鏤精細,工藝逼真;細析結構嚴謹,比例適當,用材恰到好處。實屬山……[詳細]
71、觀海寺
觀海寺
  導 游: 該寺始建于北魏,寺院坐北向南,現(xiàn)存有大雄寶殿、金剛菩薩殿兩大殿,其中金剛菩薩殿正面3間,原殿額高懸康熙帝親筆手書的“笑提明月池”木匾一塊。殿內的金剛菩薩造型奇特,是五臺山唯一的一尊黑色菩薩,他黑臉黑身、表情堅毅、身形偉岸,右腳登地,左腿屈起,腳踩風火輪,臂上纏繞長蛇,手中執(zhí)法器,所以此像又稱“九頭十八臂黑金剛菩薩”。這也是文殊菩薩的“三十二相”之一! 看 點: 觀海寺中有一小水池,呈長方形,水色透明,清澈見底。池邊砌成圓形,池中心一小孔中有泉水滲出。相傳曾有人在漆黑的夜里,看見池內有明月。人們以為菩薩顯靈,觀海寺因此逐漸被改稱為明月池。每年的六月0會期間,會有一些虔誠的禮佛者來到池邊飲“佛水”,走時,還會帶些回去以求消災。 金剛手中法器的象征:日、月象征主宰宇宙的無量佛法;弓、箭象征降魔伏妖;龍象征吉祥如意;缽象征對佛祖的虔誠。   介 紹: 位于鎮(zhèn)海寺東南1.5公里處,……[詳細]
五臺山南山寺
  南山寺時代:明至民國地址:五臺山臺懷鎮(zhèn)南2公里山腰間佑國寺、極樂寺、善德堂三處合稱。寺始建于元成宗元貞二年(1296年),明稱大萬圣佑國寺,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重建。清道光九年(1829年)擴建,稱極樂寺,民國年間,東北姜福忱等人進行改建,總稱南山寺。現(xiàn)存建筑為明至民國年間遺構。寺址依山而建,坐東朝西。共有院落18處,亭臺樓閣、殿堂房屋300余間,總占地面積3.7萬平方米。山門下筑石階108級,門前影壁磚雕細致,門上鐘樓建造精巧,寺內殿宇形式結構各具特色。整個寺院共由七層三部分組成,下三層為極樂寺,寺左側四合院內,大雄寶殿位居正中,面闊三間,進深二間,單檐硬山頂,殿內塑釋迦及二弟子和脅侍菩薩,石雕漢白玉送子觀音分置其前,雕刻工藝尤精。兩側分列明代塑像十八羅漢,是五臺山羅漢中的佳品。墻壁上滿繪佛傳故事,是明代原作。中層為善德堂,上三層為佑國寺。寺內存有慈禧所書“真如自在”石刻一方。20……[詳細]
73、洪濟寺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洪濟寺
  洪濟寺,位于代縣峨口鎮(zhèn)下木角村東。創(chuàng)建年代不詳。據(jù)寺內碑載,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道光四年(1824)重修。坐北向南,占地面積3118平方米。二進院落布局,中軸線上依次建有過殿(前為官老爺、后為地藏王)、大雄寶殿,兩側為東耳殿和東配殿。現(xiàn)存大雄寶殿為明代遺構,余皆為清代建筑。大雄寶殿石砌臺基,基寬10.7米、深8.2米、高0.2米。面寬三間,進深四椽,單檐硬山頂,五檁無廊式構架,施斗栱五踩雙昂,平身科一攢,前檐明、次間施四扇六抹格扇門,殿內兩山及后墻施有彩繪壁畫35.84平方米。過殿石砌臺基,基寬10.55米、深12.15米、高0.1米。面寬三間,進深六椽,單檐懸山頂,七檁前后廊式構架,前檐明、次間施四扇六抹格扇門,后檐明、次間施格扇門窗,殿內兩山施有彩繪壁畫51.22平方米。寺內現(xiàn)存明石燈塔1座,清重修及功德碑3通。1984年,代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內容摘自(《忻州……[詳細]
74、寧化古城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寧化古城
  寧化古城寧化古城(第三批省保)時代:明、清地址:寧武縣城西南70公里寧化鄉(xiāng)寧化村據(jù)史書記載:古城初建于隋,唐代以后,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開始向軍事城堡演變。朝廷不時著重兵守衛(wèi),曾為山西“臥牛城”(忻州)的“犄角”之一,乃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正式置寧化縣。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寧化縣升為寧化州。古城建于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后歷代均有修葺。城池依山而建,由東向西傾斜,西城緊鄰汾河,古城周長約2.5公里,城墻高10.33米,城墻現(xiàn)存大部分完整。保存有古代甕城兩座,一北一南,其平面布局呈正方型,置有二進重門,是明代在宋舊址上修復并加筑而成。寧化古城歷史悠久,現(xiàn)存文物古跡十分豐富,除了隋“汾陽宮”宮城遺址之外,還有宋、明、清三代修筑的城池建筑舊址,明清磚砌城墻遺存及關帝廟,寧化萬佛洞明代石窟寺、朝陽洞、旦板洞等古建筑![詳細]
五臺山廣濟寺大雄寶殿
  廣濟寺大雄寶殿廣濟寺大雄寶殿(第五批國保)時代:元地址:五臺縣城內西大街北側俗稱西寺。始建于元至正(1341一1368年)年間,明清兩代局部予以修葺,F(xiàn)存建筑大雄寶殿及殿內塑像為元代原作。大雄寶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單檐懸山頂。建筑面積290平方米。殿前筑月臺,前檐當心間和兩次間皆裝隔扇,后檐當心間辟板門一道。檐柱柱頭作覆盆卷剎,柱身側角生起顯著,屋頂舉折平緩。檐下斗栱簡潔疏朗,柱頭斗栱四鋪作出假昂。殿內使用減柱造,前槽不設柱子,后槽僅用兩根粗大的金柱,殿內空間寬敞。梁架徹上露明造,制作較為規(guī)整。殿內梁架、斗栱、駝峰與柱網配置依然保存著典型的元代手法。殿內塑像與大殿同期,正中佛壇為一佛二菩薩,扇面墻背塑三大士坐騎獸一字形布列;兩山砌長形磚臺,分塑十八羅漢,為元代遺物。殿前有唐代八角形石經幢一座,高約4米,幢身刻有“尊勝陀羅尼經”![詳細]